(香蜜润玉同人)香蜜之云心+番外(126)

作者:墨池清晓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接着,大赦天下,从定税率,减轻徭役。

另外,修订新律,准备新年科举。

总之,表面上看,似乎都是常规操作。

然而——

皇帝在太尉府与内阁兼职,以明确身份成为其中一员。新律修订期间,执行的是宁云先前为明教内部拟定的赏罚。

律部负责奏章文书的规范,门下部的工作,包括从奏章中勾画重点,并根据内容的清楚与废话的多少,评选当年十佳十劣,并记入该官员档案,影响官职升降。

先前在明教收复区执行的“耕者有其田”,通行天下,徭役国家按天支付薪资,适龄无特殊原因,非公务人员男丁全部参加。

最后是科举。

宁云看了一眼学部官员,关于如何防止恩科的长长的篇幅和预算过后,表示不用担心,这回会试她亲自出题。

比照后世博士生考试,这要有人能抄出答案来,就算她输!

然后,考试当日,果然没有一个人能事先准备答案呢!

会试选拔的是内政官员,故而,宁云按照七部,分别出了七道题。

所以,“如何评价儒家‘重丧’与墨家‘节丧’?”这种礼部内容,老师根本没教过啊!

另外“梯田管理的重点是什么?适合栽种何种作物?”是什么神仙问题?

总之,比起先前的那些细微改变,整个天下终于通过这次考试,认真的从新认识了一次他们现在的天子了!

真是可喜可贺!

当然,对于当朝官员来说,陛下的另一个让人窒息的操作便是:宁云将原属禁宫面积的三分之二归于前朝,将廷尉、太尉、内阁三省直接设在了前朝,三间顶大的宫殿,三部首官各以一间偏殿作为办公室,剩下属官的位置全都给列正殿里头,一望到头,哪怕打个瞌睡,都能被同事发现……

除此之外,比如取消太监制度,把剩下的宦官安排到京畿附近,建设幼养院(孤儿院),把适龄的宫女安排到军营相亲,简直就让人没有精力吐槽了。

总之,有这样的老大,不知道,天下还能不能好呢?

作者有话要说:

上章好多吐槽润玉啊,其实他就算不说夫人,宁云也不可能这时候与他滚床单的,她的契约精神很强的。

而且,会怀疑润玉别有所图……

第107章 倚天屠龙记(19)

宁云一直相信一个道理,就是理论知识必须运用于实践当中,才算是学会……嗯,总结一句话,就是过个百八十年出身的那位大名鼎鼎的王明阳先生的“知行合一”。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部队系统中,她相信一个“没出过外活”的部队,是没有战斗实力的部队。

况且,她拿了人家朱元璋的位置,总不能把国家建得还不如人家吧。

所以,比照郑和下西洋,她让军队轮番造访周边国家,将国内的奢侈品比如瓷器、锦缎、茶叶之类的东西,都销售出去,换取粮食和金银。

毕竟按照后世的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人民的富足的幸福生活,必然是建立在其他地方的人民的贫穷之上的,虽然说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但这个道理是绝不会打破的。

毕竟富足,就是过上超过本土所能产生的物质基础上,更好的生活,多的那部分自然就……

她想要在国内建学校普及基础教育,营建堤坝、城墙、河渠、道路、孤儿院以及各种科学研究,武器开发等等都需要钱,在不能增加税收以及徭役负担的前提下,她能怎么办?

通过鼓励生育增加人口,会影响女性在社会的地位,毕竟大多数女子不可能像武林高手殷离、杨不悔这样,生了孩子半个月就能工作的。

所以…北边这条线,走西伯利亚,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换取大量的物资,南面这条线短,走起来比较轻松,主要是粮食和人口,东面出海,咳,这个海上的小岛矿产真是不错啊…

不过,作为泱泱大国,礼仪之邦,他们自然是不能强取豪夺的,但是“正常的”商贸往来是允许的嘛。

这年头又没有反倾销法,况且,这怎么能算倾销呢,明明是正常的商业往来嘛,尤其是各种“明朝女皇”同款,大家不心动吗?价格嘛,自然是价高者得,咱十分公平的。

至于,南美传说中的玉米、土豆之内的高产作物……宁云反倒暂时放一边了,多少年后我们国家都没带将它们当主食的,耗费人力物力,不合算啊。

当然如果有私家船出远洋愿意带些稀罕的回来,她也是很欢迎的。

当然,这些都算正常的商业往来,依照宁云心中所记的地图,原本明朝地图里的地方是国家的地方,原本新朝所拥有的土地,当然也是咱的土地。

所以每隔五年,她都整合军队“收复”一部分。亲征本身也有凝聚人心,提升士气,提高部队忠诚的作用,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长时间被困在桌案后头,她怎么也得出去放过风啊!

况且,她还有一个可以监国的皇后,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所以,当她带着年轻将领们,驰骋在无边的草原上,突然见到京城前来的使者,心下一突。

领到她面前的,一共两人,一个是宫内官,一个是内阁臣,两人皆披一身白麻。

宁云还未下马,对方两人便一致的双膝跪倒,一头磕下,再抬头便是泪流满面:“皇后殿下薨逝了!”

宁云只觉脑中一鸣,差一点摔下马去。

武林人士锻炼身体,内力深厚,寿命向来较那些弱鸡文人长许多,前两年去世的张三丰寿数足一百三十岁,连武当上众人也不太悲戚。

原与她同战天下的明教众人,大多都从官职上退下来,但都还活得好好的,她义父彭莹玉还能虎虎生威的打出一套少林长拳,看来活过期颐是没什么问题。

范遥先前遇到过几回行刺,伤了元气,近年身体也不大好,但……

当她凭借着强大的反应和自制,清醒过来时,四周已经安静的围满了担心的下属们,她压住马鞍翻身下马,亲卫连忙伸手扶她一把,又被她摆摆手推开。

宁云几步走到两个使者面前。

“请陛下节哀。”两人叩首,已带着哭腔道。

周围的人亦哗啦啦的跪倒一片,“请陛下节哀。”

两位尊上鹣鲽情深,天下公认。

殿下年岁大了陛下许多,陛下容颜又远胜常人,故而自荐枕席的不在少数,每三年新科的三甲都要对着陛下愣神一回,至今赞美陛下的诗,和赞美容貌陛下仁德的诗,都差不多能持平。

然而,陛下却从未一顾,哪怕至今无出亦从无添人的打算。

来之前,两人甚至做好,要是不小心让陛下有个好歹,就身谢罪的打算。

“起来吧。”宁云摆摆手轻声道,早年她就删减了不少卑礼,除每年祭祀之类的大日子,拜官或者问罪这样的事情,连朝会上也无需行此大礼。

不过,想来对于这两人来说,这会儿不必直视圣颜,可能还是好事。

“皇后,留下什么话了吗?”宁云轻声问。

“殿下说,宫中朝中都安排妥当,陛下行辕不必着急。另外,殿下说,陛下日后做事情还得谨慎些…别…不管不顾的,”宫内官小心的抬眼瞧了一下宁云的脸色,“殿下还说…陛下先头私下所说的海葬,甚合他意,想要…想要最后逍遥一回。”

那使者说完,再次埋下头去,又十分恳切的道了一声,“陛下…还请节哀。”

“起来吧,起来再说,”宁云对着仍然跪着的两人,“此事,怎么如此突然?”

“陛下走了半个月,殿下旧疾复发,寻了太医吃了几日药,仍不见好,杨阁老便请示,不如给陛下来个消息,是殿下拦下来的,说此次御驾亲征准备了半年,不能因他一人,耽误了国家大事……没想到……”

若非亲见,谁能想到,人能毫无私欲到这般地步?

哪个做皇帝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人,为了享受?

然而,当今两位便是这样的人,全无私欲,毫无偏嗜,纵使朝中一些大臣,也比两位圣上过得奢华,毕竟每餐四菜一汤的三品高官都不多,每日还为国事忙至深夜。

非圣人,不能如此!

然而,没想到,圣人也会死的。

宁云点点头,见这两人一身狼狈,想来也是一路奔劳,便让人先带他们下去休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