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去六零当家做主(25)

作者:我是一颗小小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只有走了礼,小儿子的婚事才算正式定下了,走礼的事儿,相亲以后耽误的越久,说明婆家越不重视。

儿媳妇代表着儿子的脸面,莫大娘可不会让自己的最疼爱的小儿子受这样的委屈。

过了礼,没多久又要忙活着接亲和酒席的事儿,现在快十一月了,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为了赶在年前给疼爱的小儿子娶上媳妇儿,莫大娘也不在乎这一阵子多劳累一下了。

虽然眼见这次回家,就得忙到过年都歇不下来,可莫大娘却越说越兴奋,越走越有劲儿,拽着有气无力的莫小林,精神奕奕、唾沫横飞的跟秦大伯娘都聊到什么时候生孩子了!

莫小林这时候听说要赶在年前结婚,也没有多少惊讶了,入乡随俗嘛,没看所有人都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吗?

要是他非要拖着处几个月对象,反而显得有点儿奇怪,女方也提心吊胆,觉得婆家是不是有什么意见?怕婚事不成,影响名声。

而且那些嘴碎的八婆还不知道会说些什么难听的话传出来。

这个年代就这样,见了面感觉合适就定下了,男方送了聘礼,定个日子,就可以接新媳妇儿了。

特别是农村,大家条件都不富裕,国家又打到了封建迷信,对这些俗礼就越来越不讲究了,前几年旱灾的时候,有的一袋粮食直接就换个媳妇回家了。

莫小林家虽然因为他当上了工人地位有所提高,可仍然只是一个稍微好点的农户家庭,还是一个没有家底儿的,自然讲究不起来。

能置办上聘礼,再把莫大娘说的酒席操持出来,都需要到处筹措借钱,借东西,借粮。办完了婚礼,这些人情和债务都要还很久才能还清。

要是再往高了讲究,那就真是打肿脸充胖子了,没有必要。

莫小林他们回到老莫村的时候,已经快天黑了,在村口跟秦大伯娘分开,又打发快要累瘫的莫小林早点儿回家休息,莫大娘连家都没回,就往亲近的人家去借钱借票了。

莫小林看见莫大娘这样为他奔波劳累,很是感动,心里酸酸软软的。

可他实在没有力气了,也顾不上跟他娘说点儿好听话了,只是在心里想着,以后一定要好好孝顺她。

这辈子有一个这样的娘,是他的福气。

不过莫小林这时候真没有心情想别的,这样一天几个小时的来回,他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家里人叫他也没有力气答话,直接丢下一句“成了,过两天走礼!”连晚饭都没吃,就倒在了炕上无力的□□着。

还是莫大林这个当大哥的看不下去,拿了两个给他们留的玉米饼,化了点儿糖水过去,端到炕上给他吃的。

这样被人关心爱护的待遇,虽然有点儿羞耻,可也很是温暖受用的。

莫小林吃完了东西,也有了点儿精神,自己撑着身体爬起来,用莫大林给他打的水,洗漱完,躺在炕上想着这一天的人和事儿。

惊奇着他自已这么快就适应了男人的身份,也要娶媳妇儿了,他也没什么反感,还对你小姑娘印象不错。

想着有这样疼爱的娘,为他劳累奔波,有这样负责的大哥,在关心照顾着他。

这辈子的家人可真好!

他以后也一定要做个好儿子,好兄弟,好丈夫,不让这些关心爱护,又依靠他的人伤心失望,他要当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男子汉大丈夫。

莫小林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一会儿想着他的空间,想着他的工作,一会儿又想着家里勤劳的爹娘兄弟,瘦弱的侄子侄女,还有那张山茶花中羞涩的笑脸,本来就劳累了一天,还这样忙碌的他没一会儿就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第25章 稿费没有了

第二天一大早,莫小林要去上班,莫大娘要去县城买东西,就都起的很早,家里人上工虽然还有一会儿,可家里养了猪呀鸡的,要伴猪食儿、鸡食儿喂,也得早早起来忙活。

而且莫大娘这个当婆婆的都起来了,都知道她今天要上县城买东西,莫大嫂莫二嫂自然不敢偷懒,比莫大娘还早就起来帮着忙活。

莫大嫂早早的就做好了早饭,也没跟着一起吃,就去帮着莫二嫂忙着喂猪,喂鸡了。

莫小林母子俩在蒙蒙青光的院子里吃完早饭,就急匆匆的出发了。

一路上莫大娘,盘算着手里借来的钱票。

当初还没有分家的时候,莫大娘和莫老爹,跟兄弟妯娌相处的都还算不错,莫小林现在有正式工作,也不用担心他们还不上,所以借钱的时候没怎么为难,两兄弟一家借了五十,又从大队长家的老莫婶那儿借了四十,加上家里攒的八十多块钱,凑吧凑吧也有两百多了。

就是各种票不太好弄,特别是布票借了好几家也才两尺多,家里存下的布要给小林做身新衣服,剩下的也不多了,而且那颜色姑娘穿也不合适。

都怪老头子非要把那块红色的小花布给大妞那死丫头,说是她嫁进了城里还是纺织厂这样的好地方,儿子以后结婚找她买布肯定能帮衬,早知道这赔钱货这么没良心,一点儿都指望不上,肯定不能把布给她。

要不是儿子说他那儿还有三尺,还能找同事问问看,莫大娘都准备跟她最不对付的马大嘴低头了。

有了这些儿子的婚事也能办的体体面面的了,所以莫小林把他的私房钱拿出来的时候,莫大娘犹豫了一下,还是让他收了起来。

儿子在县城里工作,吃饭办事儿,什么不要钱?

想到她这样懂事孝顺的儿子在外面为了省钱,吃不饱吃不好,还让人让人说是乡巴佬小里小气,看他不起,她心里就不得劲儿。

反正年底生产队还要分一次红,他们一家子都是勤快人,就连怀孕的老三媳妇儿,这么大肚子了,都为了每天那五个公分,一直坚持着上工。

去年分了九十多块钱,今年就算少点儿也能有八十块钱,到时候用这个钱还上一笔,再加上小林每个月拿回来的,要不了多久就能还完账。

没必要把儿子的私房钱贴到公中来,贴进来容易,要是想拿出来,一家人还不得闹矛盾呢!

要是不拿出来,莫大娘又替小儿子觉得亏的慌,起早贪黑的写文章,赚点儿私房钱容易吗?

这时候贴补进来,还用在了他自己的婚事上,肯定没人念他的好,怎么想怎么不划算,干脆让他自己收起来算了。

兜里揣着两百多块钱的大票小票儿,莫大娘一路上提心吊胆的摸了好几次裤腰带上缝着的那个小兜,里面鼓鼓囊囊的一包钱票,摸着就让人有底气。

莫小林拖着仍然有点儿酸痛的双腿走在后面,看到他娘摸着腰,挺直了腰板大步向前走着,那精神抖擞的样子,一点儿也看不出来昨天的奔波劳累来,实名羡慕中。

眼馋的羡慕了一会儿,想想到队里的人顶着烈日上山下田,挖土填沟,割麦插秧那样繁重的劳动,才能习惯了劳累,锻炼出一副好身板儿,就什么想法都没有了。

锻炼身体的方式有很多,现在这时候交通不便,到哪儿都要靠双腿自己走,莫小林觉得这样的锻炼强度对他来说已经够了。

大不了等以后政策开放了,他找机会学点儿老年太极啥的打一打,没必要为难自己。

与其想着吃苦受累锻炼身体,还不如想想怎么多挣点儿钱,买辆自行车来的现实。

虽然现在手里的私房钱还差了一大截,也没有自行车票,可他上次听秦涛同志说有关系能弄来上海来的自己组装的自行车,一百五十块钱不要票,他如果努力多写点儿稿子,攒上两三个月应该能够凑够一辆自行车的钱来吧?

不过他自己的自行车虽然还有点儿遥远,却可以先找人借一辆,明天去对象家走礼,也让老娘和小姑娘都先风光一把。

自从听莫大娘说了,受婆家重视的媳妇儿,男方都会亲自下聘迎亲,莫小林就已经决定了请一天假,走礼的时候亲自去一趟了。

他上了好几个月的班儿,一次假都没有请过,现在也不忙,又是这样的终身大事儿,请假还是没有问题的。

想到就做的莫小林,直接在宿舍楼就找邻居借了布票,带着莫大娘回了宿舍把钥匙给她,就没再管买东西的事儿。

知道秦涛同志每天都会提前去办公室,现在应该已经去了,就趁着还没有上班儿去找他借自行车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