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科举(7)

作者:风暄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听见李氏的话,他急忙从空间中抽身出来,一咕噜翻身下了床。这会儿还早,但天已经热起来了。马上就要到了收夏税的日子,家家都在忙着收割粮食,就连张皓文的几个婶子都下了地。

仿佛是上天保佑,自从张皓文出生以来,年年遭受台风侵害的天赐村就没有再刮过台风,这两年收成不错,再加上李氏织布的得来的银子,一家子比平常年份赚的多了不少。

李氏生下张皓文之后半年,四房的王氏也生了个男孩,取名张皓亮,但那王氏身子骨弱,又因为房子寒潮,得了产后风,在床上躺了大半年才缓过劲儿来。老四心疼媳妇儿,跪着求得张成才和吴老太太给王氏去镇上一副副的买药,王氏的身子渐渐恢复,但吴老太太床头的铁盒子始终没能再满当起来。

而且,今年张成才和吴氏的小女儿张传翠和张皓文的大姐张皓春都十二了。在农村,这就已经到了该说亲的年纪。对于张传翠的婚事,吴老太太心中早有了个合适的人选,但家里的状况仍让她有些着急,珠宝首饰那是不用想了,衣服被褥总得拿得出手去吧。吴老太太做起活儿来是一把好手,从去年开始,她一有空就自己关在屋里替小女儿绣喜服,一心想让张传翠到时候风风光光的过门。

那边吴老太太发愁,这里李氏一样为张皓春的婚事操着心。张传荣每年打短工的钱都交给了张成才,大房自己没有一点积蓄。还好李氏嫁过来的时候还有她娘给她留下来的几件银首饰,虽然有些粗糙,但在村子里也能算是少见的好东西了。只是给了皓春,到时候皓夏又该怎么办?机杼刷刷作响,李氏在织机前苦恼的皱起了眉头。

张皓文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过去的两年中,他不断的尝试着,终于能以玉石牌坊为原料,随心所欲的变出各种各样的容器了。他甚至能制出一张薄薄的网,只要需要携带的东西不是太大,他都能把它运出空间。

不仅如此,张皓文把空间中这座小山丘也探索了个遍。山上其实有不少好东西,各种花果就不用说了,他没见过的山禽野兽也有不少,还有很多珍奇的草药。或许是因为山丘小,又或许是这位空间曾经的主人此时灵力还不高,这些动物体积都不大,性情也很温顺。可惜,他还没有带出去过任何活物,原因也很简单——张皓文发现自己生活的村子附近并没有什么山林。要是院子里忽然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动物,说不定又会在村里引起什么风波。

不过张皓文也曾听说,远一点的地方有两座山岭,那里面有不少珍奇的宝贝,自己的爹和二叔年轻的时候进过几次山,虽然没带回来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但也打了不少野味,一家人改善了生活,动物皮毛也买了点钱,就是进山比较危险,路途也远,一般人家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去的。

除了溪水之外,张皓文还用从山上摘取的各种各样的水果、花草配着溪水炼制出了一些能强身健体的灵水,时不时就往家里那个缺了口的破水缸里滴上两滴,这些东西的效用都是微弱而缓慢的,但是长久下来,张皓文还是观察到了一些变化,比如虽然吃的还是一样,但家里人的面色却红润了不少,张成才的腰杆子挺得更直,老太太吴氏脸上的沟沟壑壑也没那么明显了。

二丫张皓夏跑过来拉上张皓文的手,两个人刚想出门,却忽然听见院门口传来了两个细细软软的声音:“娘!”“三婶儿!”原来是大丫张皓春带着三房的三丫张皓秋回来了,在院里碰上了张皓文的三婶子周氏。张皓秋虽然岁数还小,但周氏不喜欢她在家里吃干饭,她早早起来跟就得跟大姐大丫一起去后山挖野菜,用谷糠喂家里头那几只鸡。野菜挖来了也得赶紧送到灶上剁碎了和面做饼子,或者是撒上一小把米煮汤,完全取决于家里的粮食多少。像现在这农忙的时候吴老太太就得狠心让儿媳妇们把饭食准备的扎实点儿,光喝汤男人们是没有劲儿干活的。

周氏好像是来找李氏商量事情的,她见自己的女儿回来,似乎也没什么心情说话,只是打发她去李氏灶上帮忙了,周氏自己则一转身,脚步匆匆迈进了大房的屋子。

第7章 婚事和徭役

周氏一进屋瞧见二丫皓夏,忍不住夸了几句。她的女儿三丫跟着大房的两个丫头,也起了个皓秋的名儿。皓秋和二丫差不多大,现在七岁,不过长相可不如二丫——黑红脸膛,一张方脸,有点像吴老太太,好在没有吴老太太那大鼻头,还算是秀气,加上穿的整齐,比村里其他蓬头垢面的小女孩强得多了。

张皓文的大姐张皓春也跟在周氏身后进了屋。张皓春今年十三,个子已经不矮了,至于长相,她长得更像李氏一些,虽不如二丫那么白皙水灵,但由于这阵子张皓文偷偷添加的空间中的各种灵水的滋润,这个正值芳龄的女孩儿头发乌黑,面庞红润,每次村里的婶子们看见她都要在李氏面前夸上几句。

张皓春从外面回到家来,也不能闲着,她得跟李氏学绣花织布。由于是家里的老大,她不像二丫皓夏那么活泼好动,而是安静沉稳,总是闷头默默的干活儿。她一进屋就走到李氏身边,对她说道:“娘,你歇上一歇,我替你织。”

李氏欣慰的点点头,心中也觉得有点对不住这个大女儿。大丫从小勤快听话,二丫甚至二房那两个弟弟几乎都是她拖着看着长大的。现在她快该说亲了,家里却备不出什么像模像样的嫁妆,也还没有什么合适的人家来提亲呢。

在一旁的张皓文一看周氏的样子,直觉家里头出了什么事情,于是他拉拉二丫的手,在屋角坐下来让她陪自己玩张传荣用木头做给他刻的小人儿。二丫向来喜欢陪这个弟弟玩耍,她拿起一个活灵活现的小木人儿,跟张皓文一起玩了起来:“宝儿,这个男娃儿是你。这个女娃儿是我,来,咱俩上山玩儿去啰……”

张皓文一边手里拿着小木人应付着张皓夏,一边竖起耳朵,听周氏叹着气开了口:“唉,大嫂,大哥想必都跟你说了,今年夏税咱们家怕是凑着有点紧。老太太又一再的说她手里头没有银子。可昨天……”

说到这儿,她往李氏跟前凑了凑,小声接着道:“……昨天我隐约听见老四来跟老三商量,好像是说咱这琼州岛上四处都不太平,海边常有贼匪作乱,山里头黎人也不老实,县衙府衙里要征兵打仗呢。我就是怕到时服均工夫役的差事下来,老爷子会让老三去顶。今年新参的总甲是王老三他大哥,他们向来跟咱张家不对付,万一给咱派出去打仗,剩下我和三丫两个在家里头可怎么办呀?”

周氏的焦急不是没有道理的,以往服役,若是家里没钱,多半是老大张传荣自告奋勇前去。无他,他是大哥,不能眼看弟弟们受罪,可是如今张皓文年纪还小,就算吴老太太再怎么看他们不顺眼,老爷子张成才心里也得掂量掂量。老二家两个男娃,一个七岁,一个九岁,虽然老二的媳妇刘氏蠢笨点,但吴氏对她生的第一个儿子还是很偏心的。老四的媳妇儿体弱,儿子又和张皓文差不多大,况且凭老四两口子嘴甜主意多,绝对能哄得老两口把老四留在家里头。说到底,就剩下老三张传福了。几个兄弟中,他和他大哥除了长相其他都颇为相似,豪爽能干,舍得为家里头出力,如果老爷子让他去,他也不会拒绝的。只是苦了周氏。

周氏正说着,门口传来了熟悉的咚咚咚的声音。张皓文指挥小木人儿爬山的手忍不住一顿,听这声音,他就知道是吴氏来了。

果然,门口响起了低沉沙哑的声音:“大白天的,这么些人窝在屋里头做什么呢!外头男人们累死累活盯着日头收稻子,老三家的,灶上的事儿要是忙完了,你就去地里帮帮忙,咱们老张家可不养那懒婆娘!还有你两个,纺个布用得着这么多人吗?大丫,你到灶上看着,让你三婶子下地干活去!”

大丫顺从的站起身来,往后面去了。周氏也赶紧低着头出了门。角落里张皓文冲着张皓夏“嘘”了一声,想尽量降低一下他们两个的存在感。他知道,吴氏这个时候来找他们大房,多半也和这什么服均工夫役的事有关。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