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人我这边跟你物色着,你也别着急,这事先缓缓,现在立马就找教养嬷嬷进府里也不好,当心有人拿这事说嘴。”原本以为要定下的亲事都黄了,现在又紧跟着找教养嬷嬷,在有心人眼里,这就能拿来做功夫。
最后,几个教养嬷嬷是在今年第一场雪之前,才进的四爷府。几顶小轿谁也没惊动,几个孩子也难得的谁也没抱怨,谁也没多说什么。甚至孟古青还专门找了一趟四爷,说好了,自己的事阿玛千万别操心,等自己到了指定不叫阿玛为难。
最后还拿了张单子给四爷,说往后就按照这上头写的找,气得四爷拿着那薄薄一张纸手都在抖,这才多大就想着嫁人的事了?真是一个个都是讨债来的,没一个省心的。
不过这一等两年,没等到四爷再给孩子们物色人家,倒是把一个意外等了来。“主子,主子,宫里来人了,说是让您立马去一趟。”
苏培盛在外头说话,先把阿若给叫醒了。“快,快起来,宫里来人了。”今年是康熙五十三年,前太子今年四十整,圈在咸安宫里,开年的时候就传了消息出来说身子不好。为了这事,老爷子还特别开恩,在咸安宫里小小的给他办了寿宴,想着能给儿子冲一冲也好。
可惜这寿宴办了也没用,咸安宫里那位还是好好坏坏的,反正有老爷子盯着也没人敢怠慢。咸安宫外,自从入了秋,康熙不知怎么的,也开始病起来。他这一病,就把几个儿子给折腾得够呛,从三爷开始,有一个算一个,天天轮流着伺疾。连刚从边关回来的五爷都没落下。
“恩,醒了,再眯一会儿。”要不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无孝子呢,真不是四爷不孝顺,只不过昨儿晚上临关宫门才出来,现在天才擦亮,又要起身,着实有些扛不住。
“你再醒醒神,不急啊。”现在外头太冷了,阿若叫丫鬟端了热水进来,扭了毛巾给坐在床上垂着脑袋一点一点的四爷擦脸。现在草原上的货物贸易越发频繁起来,这羊毛的毛巾就是新出的东西,用来擦脸是比布巾舒服。
“你说这会儿让你进去,是什么事啊。”阿若一边伺候人起身,一边跟他说话,也算帮他醒醒瞌睡。别的兄弟是轮班,四爷可不是。这两年再不是以前韬光养晦的时候,康熙病了,那有些大事小情四爷就必须都得拿起来。有句话说得好,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四爷现在就到了这当仁不让的当口。
“左不过就是那两位的事儿。”四爷半眯着眼让阿若给自己换完衣裳,总算是醒了大半,“吵着你了吧,外头应该还在下雪,你就别出去了,待会再睡个回笼觉啊。”
四爷一边穿鞋一边叮嘱阿若,自己宫里宫外这么来回跑,阿若就跟着自己一起熬。说了好多次让她晚上别等自己,可也劝不住。但四爷不得不说,这大冷的天从宫里出来,屋子里有这么个等着自己的人,滋味是不错。
“行了行了快走吧。”阿若给四爷披上狐皮大氅又带好护膝,才把人送出门。在门口的时候阿若多看了一眼,来的太监是李德全身边挺得力的人。
现在又不是康熙刚病的时候,大家都吓得战战兢兢。有些事过了那最吓人的头几天,到后面也就没那么要紧了。所以哪怕是宫里来人,也不过是个小太监,今儿李德全叫了他来,这事恐怕有些不好说。
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爷走了之后,阿若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挺久, 到底还是没了瞌睡。“果儿, 打水进来,不睡了。”这两年满儿年纪也大了, 在自己这小院里也是个说话算数的满姑姑, 阿若便不让她早晚都贴身伺候着。平日里只需管好院里的事儿就行, 动手伺候人的活儿,下头的小丫鬟谁不能干。
“诶,奴婢这就去。”现在替了满儿的果儿,名字依旧传承了阿若简单最好的习惯。不过这丫头性格不像满儿,倒是更像当年的圆圆,性子爽朗, 说话都脆生生的。为此, 孟古青身边的圆圆嬷嬷,还专门送了根钗环给果儿, 就当是给小丫头的礼物。
“额娘,阿玛又进宫了?”弘昀这小子一直游手好闲的, 天天带着他那杆银枪招摇过市的, 在京城都出名了,现在谁不知道雍亲王府的二爷有一身好功夫。直到去年,四爷把八爷的人彻底从京郊大营剔出来之后,又实在不想再委屈自己儿子,才把人想办法给弄进去。
所以现在弘昀回家的时候不多,往常都是一旬得了轮休才回来。不过最近他皇玛法不康健, 四爷才发了话给人请了假,让他回家来守着,以防有个什么变故,两兄弟也好有商量。
“是啊,这大冷的天儿,也不知道圣上什么时候才能大好。”在阿若的印象里康熙且还有得活,也就是因为如此,四爷继位的时候年纪都老大了。后来再玩命似的勤政,可不到最后也没活多少年。
弘昀听他额娘这话,手顿了顿。“额娘,您别操心那么多,有阿玛在您就放心吧,啊。”也不知道自家额娘怎么就这么肯定皇玛法能好,其实这回拖了这么久,大家心里都有数,只是在看老爷子能不能熬过今年。
老一辈都说年关难过,这里头除了一年到头欠的账该还了,欠的情要讨了,最主要的不就是这人难熬。一场连着一场的大雪,身子不好的,上了年纪的不知要走多少。
“我不操心,我操心什么啊。”阿若是真不担心,现在四爷身边低调把着权的有五爷七爷,能干活的有十三十四。尤其十四,至今老爷子也没动过让他去西北的念头,大将军王的名号就更无从说起。现在这货就天天跟十三争口气,别的也没蹦跶起来。
“是,您是不该操心。”弘昀一想差点把自己给逗笑了。别人家都是母凭子贵,到自己这儿,哪怕进了京郊大营,用外头的话说也那是个立得住的爷们了,可说到底了还是子凭母贵。京城谁没听说过雍亲王专宠多年的侧福晋,传了这么多年,说好说歹的都有,都传邪乎了。
弘昀这话说得可酸,差点都把阿若给气笑了。“行了,别跟我这儿贫啊,吃完了饭赶紧去前头,这几天我听福晋说,弘晖是不是好几天没睡个整觉了。”
“恩,阿玛这么早出晚归没个定准的时辰,府上要来人,可不都是大哥的事儿。”拱卫四九城的兵马都在五叔手里,自己底下的人也都提着心眼。可其余的事,大多还是得弘晖出面,这一天天的能不累吗。
“那你也多吃点,在外头凡事量力而为,有什么事拿不准的,就别打肿脸充胖子,等你阿玛回来……”话还没说完,就有小丫鬟急匆匆的过来了。
“主子,福晋那边的王嬷嬷来了,说是请您、三阿哥和格格们都过去一趟。”跟着小丫鬟进来的王嬷嬷怕把寒气带进来,便站在门边没再往里走,“请侧福晋安。”
“王嬷嬷您别客气啊,赶紧坐喝口茶,我让她们去把那两姑娘叫来,还有那小的怕是还在吃饭,您等等。”王嬷嬷和秦嬷嬷再加上自己身边的邵嬷嬷,算是现在府里年纪最大的几个嬷嬷,阿若对着人家都客气得很。本就是到了可以出府当老太太的年纪,甭管为了什么留在府里,有这份心就不容易。
“侧福晋太客气了。”王嬷嬷接过果儿手里的茶盏,没再多说什么。只不过坐在椅子上,时不时的就往门帘那儿望,一点都没掩饰。阿若看她这样子,就知道这是催自己呢。
不过能叫王嬷嬷这么催的,肯定不是小事,所以等爱兰珠和孟古青领着弘时进来之后,阿若也没耽搁,立马便起身往正院走,弘昀瞧着这架势也没走,就跟着一起去了正院。
到了正院之后布尔和已经在等着了,见着弘昀还勉强笑了笑,“正好你也来了,我就不用再找人去你院子一趟了。”
“福晋,是不是有什么事。”布尔和那笑,笑得太勉强了,阿若刚坐下便开口问。
“是有点事儿,刚刚苏培盛派人回来了一趟,说是宫里不大好,让我们先准备着,以防万一。”能让苏培盛传话回来,那就只能是传达两个讯息,一是康熙真不行了,二是四爷应该是稳了,要不然这事传不到府里来。
福晋这么一说,几个孩子脸立马就白了。虽说那皇宫里的皇玛法,也就一年见个两三回的,可真到了这时候,孩子们心里都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