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李金多实在憋不住了,一下子喷了出来,喷了李米多半胳膊的口水。
李米多嫌弃的撇撇嘴,捂着眼睛的手不敢放下来,使劲儿的揉着眼,想把眼睛揉红了也凑个数,就听见李麦多在后面嘲笑她:“哼,怂包!”
李米多这才把手拿下来,看着李强,依然带着哭腔:“爸爸,我是被人推过去的,不是替校长挨板砖去了。”
李强也是强忍着笑,看着二闺女红红的眼睛,自然不知道是她自己揉红的,便说:“那快去椅子上坐着,要不床上躺着,你看你那脸色,跟个小鬼头一样。”
李强说完,便放过了米多,转眼看向麦多,眉毛皱了皱:“过来!”
李麦多向来天不怕地不怕,听到叫她便走近了,眉毛一挑,“怎么了?”
“还怎么了,你不准备说说你那头发是咋弄的?”
“剪的呗。”
“嗨!你这孩子!”李强有点急。
李金多立刻在一边补充:“爸爸,这你可不能怨大姐,大姐也是好心帮濮家婶子才这样的。”
李强站定了,“那说说吧。”
李金多添油加醋的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只见李强的眉皱的越来越深。
“你,你这比米多还严重你知道不知道?”李强指着李麦多说:“这个时候,你还敢插手,万一……”
李强压低了声音,“这万一被有心的人发现了,别说救人了,你自己都得搭上去,还有你这弟弟妹妹!”
李麦多直了直身子:“爸,我心里有数。”
“你有个屁!”李强气的不得了,脸都气红了,叹了半天气,才说,“你过来,我看看。”
李麦多没动。
李强瞪眼,厉声道:“来不来?”
麦多走近了,李强无奈的叹了口气,扯着她转了个圈圈,这里摸摸那里看看的,确定全身上下零件俱全,才算放了心,“早知道这样,就不给你争取留城指标了,还不如农村锻炼锻炼去,磨磨你那性子才好。起开,别让我看见你。”
李强说完,又接了一句:“看你那丑样子!”
李麦多笑着吐了吐舌头,一溜烟跑卧室去了。
李米多坐在李强脚边的马扎上,看着李强拉着麦多看她的样子,又见他宠爱般的骂她丑样子,心里突然一动,感觉这才应该是爸爸对女儿的样子。
她想了想,刚才李强似乎没有看她伤在哪里。
脑袋一团乱,就听见张月英喊:“吃饭了,金多麦多,端碗。”
第11章
李金多听到叫端碗,立刻应了一声,好像在这个家里,端碗是他最基本的工作一样,做惯了的,条件反射的答应,然后跳起来就往厨房跑。
麦多自然不去,在床上躺着,估摸着金多端了个差不多了,才象征性起来,在院子里的水缸里舀了一瓢水,洗洗手,端了个咸菜碗慢悠悠的往桌子上放。
夏天的傍晚凉爽很多,这一会儿热气消散了不少,自然都是要在院子里吃饭的。
那个年代,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在院子里砌一个石头桌子,再摆一圈的小马扎,春天雪融,开始暖和一点就要在外面吃饭,一直吃到深秋,外面开始结霜了,才会搬进屋里吃。
这会子李家院子里的石桌上摆好了饭菜,李金多来来回回的端菜端汤,麦多只掂了一小碗咸菜便坐下了,装作赶蚊虫,胳膊呼啦啦的扇着风。
李强也去换了衣服,只有米多一个人坐在堂屋里往外看。
院子里金多来来回回的忙着,麦多一边偷闲赶蚊虫,一边拿手捏着咸菜吃,米多看着两个人,一直在想,她要不要也去帮忙摆碗筷。
可想了想,她妈张月英明明喊的就是麦多和金多,中间并没有她米多的名字。
米多坐在马扎上愣了一会儿,便听见李强换好衣服走出卧室,“走,吃饭去。”
“哦。”米多点点头。
刚走出门,就听见麦多说:“咋不把你刚刚坐的马扎搬出来,咱家就五个马扎你不知道?”
“哦。”米多又重新折了回屋,搬马扎。
麦多皱了皱鼻子,手里又捏了根小咸菜。小声说了句:“呆头鹅。”
张月英正端着馍筐出来,听见麦多说米多是呆头鹅,便把馍筐往桌子上一摆,抄起一双筷子就往李麦多头上敲了一下。
麦多吃痛,抬头看向张月英,“干嘛打我?”
“你说谁是呆头鹅,说你妹妹呆头鹅,那你又是个啥?”张月英瞪了麦多一眼,又走进厨房。
麦多哼了一声,此刻米多已经搬着马扎走了出来,就听见她姐对李强说:“爸,你说,我不是你们亲生的吧,是不是?”
李强坐好了,顺手拿了一个窝头没搭理她。
张月英也端了碗出来,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喷香。
四个人早就围着桌子坐好,金多闻到香味,立刻低头看了一圈,石桌上摆着四个碗,都是黄面糊糊,馍筐里是窝头,一个炒油菜,一盘咸菜疙瘩还没舍得滴香油。
那一家五口,四碗黄面糊糊,一碗西红柿鸡蛋面是给谁的?
张月英端着碗,表情不动,直接放在了米多面前。
然后往米多身边一坐,“快点吃,面一坨就不好吃了,妈擀了好久。”
米多心里热了起来。
这是她两辈子第一次吃妈妈亲手擀的面条。
脸一红,立刻拿起筷子就夹,可筷子放进碗里,才注意到姐姐和弟弟的表情。
金多舔了舔嘴唇,“妈,都是白面啊。”
“哦。”张月英拿起一个窝头吃起来。
“妈,不是还有一碗吗,我看灶上有没煮的面条啊。”金多赶忙加了一句。
“那是一会儿给濮阳送的。”张月英看了看天,“等黑透了再送过去。”
“哦。”金多知道米多这是刚醒来,肯定要多补补,只能咽了一下口水,没再说话。
米多筷子放进碗里,然后又抽了出来,看着金多:“我吃不完,你帮我吃点吧。”
“好!”金多笑了,“怪不得人家都说双胞胎有心灵感应,我看也是,我就知道你吃不完。”
米多噗的一声笑了,然后郑重的点点头,“是,我真的吃不完。”
然后又说:“你去拿两个小碗吧。”
金多巴不得一声,立刻站了起来往厨房跑,不一会儿拿来两个小碗,放在米多碗旁边,“就一口,尝尝就行。”
麦多见状,立刻道:“我不吃啊,别给我。”
米多笑了笑,还是盛出两小碗,“姐,我吃不完,你帮我吃点,就一口行吗?”
然后看了看麦多碗里的黄面糊糊,“姐,我想喝黄面糊糊,匀给我一点吧也。”
麦多只能匀给米多半碗黄面糊糊,自然也心安理得的接了她那一小碗的西红柿鸡蛋面条。
米多夹面条的时候,特意把鸡蛋都夹给了弟弟金多。
十三岁的男孩子,正是能吃长身体的时候,何况米多上辈子什么没吃过,对这些并不犯馋,可她知道,这个时代的人还是经常吃不饱、吃不好的。
一碗面条分了个七七八八,米多端着碗喝了一口面汤,“妈,真好喝。”
张月英见米多分面条给姐姐弟弟,十分欣慰,朝李强看过去,李强也高兴的冲她点了点头。
一家人正吃着饭,门突然吱的一声响了,一家五口都往门口看去,只见程艳青端着一小盘饺子站在门口。
第12章
“艳青来了,快进来。”张月英看见程艳青来了,立刻放下筷子站起来,“吃了吗?来吃点。”
“不了。”程艳青笑了笑,“我吃过了,刚刚包的饺子。”
程艳青站在门口笑了笑。
李米多抬头看去,她坐的位置正好对着大门,所以一抬头便看的清清楚楚。程艳青是辛向南的妈妈,和辛向南有几分相似,却又不太像,这个南方女人长出了北方女人的气质,身上少了些南方女人的娇羞,多了些北方女人的磅礴,夹带着一身的沧桑,眼角的细纹里都写着坚强和隐忍。
程艳青端着饺子,往院子里走,“我包了点饺子,给孩子们送来些,解解馋。”
张月英立刻接过去,看着那一小盘饺子,自然知道这是他们从牙缝里省出来的,估计这程艳青自己都没舍得吃,才省出这一小盘,可这是人家的心意,都送来了,肯定不能让人端回去的。张月英接过来,看了看那雪白的饺子,还冒着热气,“看艳青这手巧的,饺子捏的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