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满怀希望。
……
这场谈判不会很快结束,萧燚将人送进城,便调头离开了。除了和谈队伍里原本配备的护卫,她未留一兵一卒。
秦虎跟一万多名俘虏还在南岸,她相信若真是出现意外,城中的北真兵马会主动替她保护好使团里的每一个人。
谈判结束后要交接俘虏,接着就要着手征兵了。这一战中损失的人马,要尽快补充回来。
除了人之外,他们还抓获了三千多匹战马。谈好之后人可以放回去,但是马,就不还了吧。
三千匹战马,又能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
粮、马、兵器甲胄,养兵是真费钱。
小九说她有旁的法子筹钱,什么法子呢?
中越大郡和沿海三州吗?那两处初具规模,还没到开花结果的时候吧。
萧燚人生首次为钱发愁,不过也没有很愁,木良漪说她有办法,就一定有办法。
一行人连夜赶路,回到襄城已经过了午夜。
萧燚刚踏进镇南王府的大门,就见金甲提灯迎了上来。
“怎么还没睡?”
金甲为人谨慎,且通内务,从前跟着萧燚在辎重营的时候就是她的得力帮手。萧燚接手萧家军之后有意将整个后方的银钱调动都交给他总管,所以这段时日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待在府里跟各种各样的账本打交道。
但就算用功,也不必到如此废寝忘食的地步。
所以他定是有旁的事。
萧燚驻足,等着他说。
果然,只听金甲道:“大帅,二公子回来了。”
“二哥回来了?什么时候?”
“半个时辰前?”
这么巧。
“二公子先回了自己的院子,然后……去了地牢。”
原来如此——地牢里关着萧炎。
萧燚默了默,调转方向往地牢走去:“我去看看。”
……
萧燚来到却没进去,在地牢口站了约一刻钟的模样,就见萧焱从里头出来了。
“阿燚,你什么时候回来的?”萧焱惊讶之色明显。
夜色虽暗,但借着灯笼散出的光晕,萧燚眼尖地留意到他的衣裳刚经历过一番撕扯,衣襟不齐,肩膀发皱,大约是动手了。
萧焱察觉到她的目光,立刻将右手往背后藏。脑子反应不如手,背过去之后才意识到这么做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他低头,将放到背后的手拿出来,掩到嘴边,不自在地咳嗽了两声。
“动手了?”萧燚问得直白。
“嗯……”
不发泄这一顿,他难消心头之怒。
若非萧燚出奇制胜,他的妻子、女儿、同袍,很可能都会葬身北真骑兵刀下。还有襄、繁二城的数十万百姓,全都要卷入烽火狼烟,再次流离失所。
萧炎他真该死啊!
“两日后,就是他的死期。”
“……”萧焱微微愣神。他不是不能接受,也并不惊讶,就是……没想到萧燚就这么直接而平静地说出来了。
“两天后吗?”他问,“父亲知道了吗?”
萧燚微微点头。
“怎么行刑?”
“南城门,城墙之上,斩首示众。”
“将士们会去观刑?”
萧燚再次点头,道:“想去的百姓也能去。”
听她说完,萧焱点了点头。想说一句“这样安排挺好的”,又觉得不那么合适,嘴唇微启又关合,最终什么也没说。
“听说你去送使团了。”
“嗯。”
“刚回来?”
“是。”
“那,早些回去休息吧。你如今,更要保重身体。”
“我知道,二哥也是,早些回吧。”
“好。”
……
这一夜,萧焱做了很多梦,梦到的都是幼年时三兄妹在一起老家淮县生活时的场景。
那时候萧重信还没有成为镇南王,在军中只是一名中层将领。他们一家住在一座不算宽敞的小院里,有两名老仆负责照顾他们的起居。
因为母亲去的早,所以萧炎十来岁时长兄就已经做的十分像样,很会照顾弟弟妹妹。也因为懂事,最得萧重信的喜欢。
萧燚呢,虽然是个女儿家,但天生反骨,惹萧重信生气最多的就是她。她挨的打,比两个哥哥加起来还要多。
但她偏偏天赋奇高,学功夫时不论多么复杂的招式一教就会,初读兵书就知道举一反三。她不止聪明,还比一般人更加勤奋,更加能吃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无需任何人的监督,三兄妹中也只有她完全做到了。
随着她慢慢长大,很快,萧炎和萧焱两人就在她的衬托下显得逊色起来。
至于萧焱自己,他自知是三兄妹当中最不起眼的一个。既没有大哥懂事,又没有妹妹聪明,他小时候时常觉得就算自己哪天忽然走丢了,可能父亲都不会很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