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你还护着她,我那时为她担心的饭都吃不下,现在好不容易碰上了,就敲了敲脑袋已经算很手下留情了!”
祝之棠说完,看了苏彻玉一眼,见她没缺胳膊少腿的,也暗自放下心来。
“你被那些暗卫抓走的那一刻,我都觉得我日后应该是见不到你了。”
逃了良熹敬的婚,她竟还没被他锁在屋里,现在竟还当了将军,这还真出乎祝之棠的意料······
当然,她也是没想到苏彻玉就是秦衡的女儿的。
不过,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没什么好提的了······
“之棠,你不是有东西要给彻玉吗?”陈盼一怕祝之棠聊着聊着误了正事,所以才提醒她一下。
“哦,对了。”
经陈盼一这么一说,祝之棠也才反应过来。
她上前拉住苏彻玉,偷偷与她道:“谭齐离世前给了我一样东西,事到如今,我将它交给你。”
说着,她就从袖中取出一物。
那看着像是圣旨······
“高祖当时要废黜段鸿泽的太子之位,也并不全是因为段鸿泽有意谋反,主要还因他不是皇氏血脉······”
什么?
苏彻玉闻言一怔,后忙打开圣旨一瞧。
“若是怎么想,那也能明白段鸿泽当时为什么那么急不可耐地要弑父杀亲了。”
段家人,他可是一个没敢留啊······
“真是这样吗?”
苏彻玉瞧着圣旨上与祝之棠所说无二的记载,大脑空白了一阵。
“圣旨上清清楚楚写着,我还能捏造圣旨不成?”祝之棠没好气地说了一句,后她解释了她当时为何没有将圣旨交给她的缘由。
“我那时还不知你的身份,也不晓良大人竟是裕亲王世子,所以我想着这圣旨交到你们手上也没什么用啊,所以我就没告诉你们了。”
但现在可不同了。
现在苏彻玉与良熹敬都正了身份,可这一个是秦家一个是段家,这两家可是隔着血仇恩怨的,她要是再不将这圣旨拿出来,那这二位可怎么办啊?
祝之棠顿感,苏彻玉与良熹敬要是真成了,他们这两位可是要给她敬酒的······
苏彻玉又好好看了看圣旨上的字迹,确与当时她给良熹敬的圣旨字迹无二,她倏的就笑出了声。
可高兴完没多久,她又忆起当时她与良熹敬述说段家与秦家之事时,他那并没放心上的模样,她忽觉得他是不是早就知晓这事了·······
她心下静了片刻,后就想要动身去宫里同良熹敬说个清楚。
可她这还没走出半步,就见有人急匆匆地来报。
“不好了,陛下遇刺,将军快去宫里!”
第112章 相守 能遇上她,他何其有幸……
“什么?!”
苏彻玉的心神一紧, 也来不及跟祝之棠与陈盼一多言,只将圣旨交到祝之棠手中后,就直接跑出府去。
“陛下现在怎么样了?”
翻身上马后, 苏彻玉最后再问了那前来报信的一句。
“陛下, 陛下他······”
支支吾吾,道不出个所以然来, 苏彻玉蹙眉没功夫再等待下去, 勒马直朝皇宫赶去······
一路上彻烈的风刮擦着苏彻玉的心扉, 持缰绳的手隐隐有些发抖,她此刻只是急切地想要见到良熹敬······
宫门处守卫见苏彻玉策马而来, 急忙地上前相拦。
“秦将军, 若是没有圣旨传召,入夜之后不可入宫!”
“让开!”
“秦将军······”
“若是陛下问责起来,由我一人全全当着!你们现在都快给我让开, 同样的话, 我不想再说第三遍!”
“可是·······”
守卫还想再拦, 但苏彻玉勒马直冲进宫门,他们也只得避开。
如此莽撞, 恐伤人之举, 不似苏彻玉平日所为,但今夜, 唯独今夜, 她管顾不得······
宫中朱墙照不见月光, 哑然一片,冗长的宫道上,奔袭而来之人也不承寸光,一心只求一人平安。
而待她将近寝宫, 一习热浪扑面,灰烬也迷了眼,冲天的火光隔着殿宇也可观见。
心一沉,她下马前去。
但当光火愈近时,她的眼睛也被袭来的尘灰模糊了个彻底·······
“陛下······”
烈火焚殿,光火之下,群臣跪伏皆至·······
苏彻玉心中绞痛,看着那凶烈的火势,眼眶也随即涩出泪来。
“陛下怎么了?陛下人呢?”
拽起一位大臣的衣领,苏彻玉质问着,可那人抖颤着声音,在杂乱的火声中,她什么也听不清。
不详之感涌上心头,她的呼吸也变的不自如起来。
茫然向前走了几步,她窥见地面上未干的血迹与不知是何人的首级,她的心再是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