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婚姻殿堂之前我与小书作为室友共同生活了大概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蒋小书假期外出买书时曾经迷路过一次,那时小书已经入学整整一年。
蒋小书买书的地点是一家距学校一公里远的二手书店,民警同志把小书送回学校的时候那孩子已经走出了足有六公里之远。
那之后接连两个月蒋小书每晚都在梦里蹬着被子低声哭喊,我不认得路,妈妈别不要我,爸爸别不要我,可见迷路事件发生之后蒋小书受到了很大的心理创伤。
我推断蒋小书可能会出现在学校附近的短租房或是小旅馆原因有三:
一是因为经济原因,蒋小书目前还是个在校生背后并无家庭经济支持,况且平日里又有大量买书的习惯,不见得会有充足的存款。
二是因为社交原因,仅有的两位好友都在当场,蒋小书在陆城范围之内无人可以求助,如单凭一人之力能力有限选择也有限。
二是因为性格原因,蒋小书的性格注定其不会选择穷游之类的出走方式,那孩子完全不具备处理漫长旅程中种种突发事件的技能。
同住时我观察到蒋小书对娱乐游玩向来没有任何兴趣,偶尔心情不佳时蒋小书会面对墙角静坐平复情绪,疲累时会把学习各国语言作为一种放松大脑的方式,如此古板的一个人,如果决意出走势必会就近选择一个易于安身的地点。
陆城大学附近的短租房和小旅馆价格便宜,环境熟悉,餐厅众多,便于隐匿,再合适不过。”尹天晴藉由旧日之事有理有据的分析。
“尹学妹分析得不无道理。”江风在一旁连连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双臂抱在胸前又问:“宜杰兄怎么看?”
“鄙人的看法与在座各位略有不同。”唐宜杰向后甩开一只胳膊直搭椅背侧身跷起二郎腿。
作者有话说:
32章已重修,删除一部分旧内容,增加1500字左右新内容,之前追文的同学如看到此章觉得剧情衔接不畅,可回头重看32章。
第 34 章 怪癖
“唐老师的看法是什么呢?”简医生目光投向提出不同意见的中年男人唐宜杰。
“江兄和尹老师两人出现在蒋小书身边的时间大概都是在十年前,十年之间一个孩子的成长跨度任谁也无法预料。
蒋小书在鄙人的班级里学习了两年,十一岁那年由高二年级直接考入陆城大学,如参照时间轴,鄙人对蒋小书的了解应该比你们对其的了解更有参考价值。
鄙人认为蒋小书可能会去国外与父母会面,蒋小书社交能力约等于零,除去你们两个朋友之外最可能求助的人就是亲生父母,蒋小书迫于自身局限一直无法脱离周遭熟悉的环境范围,但如果是置身他国的父母亲人对蒋小书伸出召唤呢?鄙人相信蒋小书会把父母正在生活的地方同样划分为心里安全区域。
鄙人建议你们可以从这方面下手找寻,鄙人可以利用个人关系帮你们调查蒋小书的出入境记录,定位蒋小书的手机,如果有必要鄙人也可以协助二位求助警察、侦探,不过是找个人嘛,哪有那么难。”唐宜杰话到末尾换了个更舒服的坐姿如同上发条一般频频抖腿。
“唐老师,您说得也不无道理,只是蒋之涵教授先前嘱咐过我们蒋小书出走这件事没必要求助警方,至于是否同侦探合作,回头我和简医生再细商量……。”南旗对于是否求助侦探这件事心存犹豫不敢擅作主张,毕竟不知道简医生内心是如何想。
“另外出境记录还得麻烦您查一下,定位手机就算了,那人出走的时候压根儿没带手机。”南旗斟酌片刻随后补上一句。
“经过探讨目前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大方向,国外父母居所或是陆城大学附近,待到唐兄查到出境记录之时,我们可以借机排除其一从而得到更为精准的唯一方向。”江风发挥以往作为班主任的风范替在座几位总结要点。
“陆城本地的公共自习室或是古籍比较齐全的二手书店你们也可以考虑转一转,你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书痴对书籍的痴狂。”江风立马又给出一条关于蒋小书去向的大致分析。
“江老师的意见很值得参考,特别是书店这部分,我们会想办法调出附近图书馆的借阅记录。”江风的意见给了南旗很大的启发。
“我已经将在座各位的宝贵建议大致记录下来了,我相信这些一定会给找寻过程带来极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我本身从事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研究相关方向的工作,所以除去小书去向的分析之外我还想多了解一点小书平时生活中的细节。
虽然我与小书的关系可以定义为挚友,但其实我们是属于灵魂至交那一类,蒋小书现实的生活我实际并未有过太多参与。”简医生在第二轮话题临近末尾时向在座几人发出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