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秀娥看着桌上的点心,至少有十几盒,不禁无奈地问道:“你这是要做什么?是要送礼吗?”
“不是,我们自家吃。你拿六盒回去,佟伯他们拿三盒,金花和巧凤各一盒,剩下的就是我家的。”谷茉指着桌上的点心,一边说着一边介绍。
严秀娥一听,急忙推辞道:“哪里用得了这么多,我拿一盒就够了,这得多花多少银子啊。”
“那可不行,姨姐夫说这几样你们都喜欢,我才买的,我自己其实不喜欢吃。要是你不拿走,才是浪费银子呢。”谷茉撇撇嘴,看着严秀娥,带着几分撒娇的意思。
严秀娥哭笑不得,道:“你这是做什么?赚了大钱还是捡到金子了?不是说要去京城吗?这一路上得花不少钱呢,还这么大方。”
“还有你,这么大年纪了,就不能劝着点?”严秀娥说完谷茉,又转头责备起身后的吕家生。
其实吕家生也有冤屈,谷茉只是问他家里孩子们喜欢什么口味的点心,他随口说了两句,哪知道谷茉竟然全都买了下来。
谷茉见此情景,忙说道:“哎呀,你们快拿着吧,我去给佟伯送点心了。”
谷茉拿了两盒点心就跑了出去,留下严秀娥和吕家生两人面面相觑。
谷茉把较软的糯米糕给了佟伯,又拿着云片糕和桂花糕分给了金花和巧凤。东西送完后,眼看着店门即将关闭,她才召集众人宣布这件事,并说:“过三天,咱们店铺停业一天,大家一起吃顿饭,就算是为我践行吧。”
大家自然没有异议,谷茉还邀请她们可以带上家人,金花和巧凤十分高兴,大家高高兴兴地拿着点心回家去了。
严秀娥和吕家生把谷茉送回家后,坐了一会儿才离开。
桌子上放着三四盒点心,归安已经拆开吃了几个,苗氏看着这些,对谷茉说:“你怎么买了这么多?”
“都是要吃的,归安好久没吃点心了。”谷茉的语气中带着些许惆怅,显然是想起了方玉竹,如果当日自己跟着她一起去,或者不让她去,或许就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既然外孙喜欢吃,苗氏自然不好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说:“孩子喜欢吃就多吃点,我也尝尝看。”
苗氏给自己拿点心的时候,顺手递了一个给朱大娘,朱大娘笑着接过,显然两人的关系已经越来越亲近了。
“娘,大娘,这两天你们就开始收拾行囊吧,咱们先去煦陵府,我不能一个人走而把你们和孩子都留下。”谷茉的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毕竟自己一个人去,她们也不放心,更何况还有三个孩子。
谷茉想着,先去煦陵府联系夏金澜,让朱大娘去看看芸香,也算不失信于人;再者,通过夏金澜找方玉竹,似乎更容易一些。
朱大娘和苗氏并未显得惊讶,皆点头同意。
这让谷茉有些意外,问道:“你们原本就是这样打算的?”
“那当然了,总不能让你一个人独自上路吧。归凝和归凝还没断奶呢。”苗氏抢着说道,一脸严肃。
朱大娘也笑着点头说:“可不是呢,我怎能放心啊。”
“娘,大娘,谢谢你们陪我奔波。”谷茉有些感动,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朱大娘和苗氏异口同声地说:“一家人嘛。”
难得的默契让两人相视一笑,仿佛所有的矛盾都烟消云散了。
商量妥当后,家里立刻忙碌了起来。屋子里存有不少粮食、风干的鸡鸭鱼肉、晒干的竹笋等,家里那么多东西,不能像苗氏说的那样全部送人。
这个家,总是要回来住的。
因此,他们只处理了容易变质的食物,带走了一些常用的衣服和生活用品,准备坐马车出发。三个女人带着三个孩子,一辆大马车足够了。
谷茉这两天忙着在店里教严秀娥算账之类的事务,家里的事情则全权交给了两位老人家。
至于菜谱,她先写了三道菜,详细交代给严秀娥,并说,这些银子以后就是她的了,吓得严秀娥连忙推脱,最后不得已只能先收下。
眼看着三日之期即将到来,严秀娥心里很不是滋味,看着谷茉交代店里的事情,总觉得她不会再回来了。
谷茉的心境也有了变化,对未来充满了迷茫。现在的她有一家店铺谋生,有一座房子居住,离开这里之后,未来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苗氏独自一人满心欢喜,心中思量着,此番前往煦陵府,日后也算得上是见多识广之人了。更别说将来还要去京城,她却未曾忧虑银钱之事,因知晓谷茉并不缺这银两。
朱大娘却是不舍,舍不得这个家,舍不得阳北村,这两日总往夫君坟前去上香,一遍遍述说着近日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