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愿迟疑不决,来回划动着微信界面,望着方卫荣的信息若有所思。
石砚初揉捻着她耳垂,“想什么呢?”
“我爸又在催我俩上门看老太太。”
“我还是觉得应该去。”石砚初坚持己见,不忘补充声明:“主要还是看你。”
“我不去。”时愿心硬时如磐石,绝非轻易可以转圜。她没再犹豫,【明天不行,答应陪石砚初去朋友新开的度假村看看。】
方卫荣:【你打算拖到什么时候?】
能躲多久躲多久,时愿装死不回复,一锤定音:“明天去度假村?事先说好,我不应酬郑远。”
“没问题。”
第73章 不要搞人身攻击
初冬清晨六点,外面看上去和深夜没什么区别。
时愿精神抖擞,翻出背包里热气腾腾的白玉兰大肉包,掰一口到自己嘴里,再递一块到石砚初跟前,偶尔还会故意砸吧出声响。紧接着,她又摸出一袋尚有余温的甜豆浆,咕噜噜吸溜,“你喝么?”
“我不喝。”石砚初余光留意着她举动,暗自笑了笑。他其实不太理解她为什么不选择家附近小店堂食,以至于上车后得就着昏昧光线翻弄塑料袋,窸窸窣窣,跟偷吃灯油的小老鼠似的。
时愿搂着一大包吃食,乐在其中,不时还会倒腾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零食:“爆辣小鱼干,吃么?”
石砚初无情地拒绝:“不吃。”
“你真的好扫兴。”
“那来一口。”
干巴巴的鱼干,又硬又柴,混着一股子科技狠活味。
石砚初嚼了几下,索性囫囵吞枣地咽下,又连灌了好几口水。他视线一偏,正想提醒时愿少吃点,结果身侧那位嫌弃地龇牙咧嘴,悄悄将小鱼干吐到纸巾,包起来扔进了垃圾袋。
他嗓音漏出些笑意,“不好吃?”
“没小时候的味道了。”时愿皱皱鼻子,“以前春游总缠着我爸妈买这个牌子的鱼干。”
“正常,长大了口味会变。”
两个人转而聊起了童年趣事。
石砚初的童年一如既往得无聊。他每逢假期都会事先拟定出详细的计划表,平均分配每日的作业量,甚至精确到以一刻钟为度量单位。
时愿打了个哈欠,打断他:“每天都得写作业?完全不休息?”
“休息啊。当时计划用两小时完成作业,半小时写日记,一小时奥数,四十五分钟英文阅读理解,其他时间随机选择踢球、看动画片或读课外书。”
“过年怎么办?”时愿大呼他变态。她那会一到寒暑假就跟挣脱出铁笼的鸟儿一样,成天在楼下和小伙伴们追追赶赶,玩得热火朝天。至于作业么,不着急,开学前一天晚上写都来得及。
“早上写作业又不耽误吃年夜饭。”
时愿如听见天方夜谭般瞪大了眼,“一天都不休息?”
“我定好了量,能保证每天都有足够的休息时间。”石砚初本来没觉得有问题,可面临时愿连番追问后莫名心虚,拳头抵住唇轻咳了两声:“很正常吧,你们班没有这样的人?”
“哪正常?我俩如果早认识十几年,我肯定天天追在你后面骂你是精神病。”
“时愿。”
“干嘛?”
“不要搞人身攻击。更不能攻击小朋友。”
“哈哈哈。”
从申城出发去莫干山,满打满算需要三个半小时左右。
两个人有说有笑,都有种久违的轻松。人一旦在熟悉的环境中待太久,很容易变得麻木和迟钝。而此时此刻,薄雾筛下清晨的日光,高光了那些本微不足道的景致。二人迎着地平线奔驰在高速上,看什么都觉得新鲜稀奇,连不远处炊烟袅袅的烟火气都能引起一阵惊叹。
手机震动声嗡嗡作响,许是闷在口袋的缘故,显得有些沉重急促。
时愿瞥一眼来电人,“啧”一声,犹豫要不要先采用装死战术。
“谁?”石砚初见她坐在那发呆,“为什么不接?”
“我爸。这么早肯定是问我要不要去老太太那。”她盯着逐渐黯淡下去的屏幕,舒了口气:“等中午再给他回吧,就说还没起。”
石砚初打心眼不赞成她的做法,又不想为了小事和她起争执,便没发表意见。
方卫荣:【奶奶突然在家晕倒了,我现在在医院。】
时愿默读出声,将信将疑:这么巧?她思忖片刻,结合过往老太太的常用招数,笃定是她的苦肉计。
“打电话问问吧。”石砚初不放心,更不赞同她的推断,“叔叔肯定不会在这种事上骗你。”
“你不懂。”时愿不以为意,指尖划过冰凉的玻璃,画了个蠢萌的猫猫头,“我爸特别听他妈的话。肯定是为了逼我俩上门想的馊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