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家两个军人战死,抚恤金不少,解堰以前在军中当兵,每月发了津贴也会邮寄到王桂英的手里。
王桂英手里不缺钱,想在县里买套房子,只需要找找房管所的人帮忙留意即可。
解志听她如此阔绰,顿时笑眯了眼:“嫂子放心,这事儿额一定给你办妥了,等下午下工,额就让额婆姨去她娘家三嫂子那边说道说道,让她们家提前做好准备。你也跟解二好好的说说,别到时候放人假鸽子,闹得大家都不好看。”
“行咧,你且去吧。”
他一走,解堰就抱着成捆得高粱放在平坦的地边上,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问王桂英:“妈,志堂叔跟你说什么。”
“你志堂叔给你找了一个好的相亲对象。”王桂英把搁在地边,提早泡好的大麦茶,递到他手里,笑着把解志之前说得话讲了一遍,“那姑娘长得不错,有文化,又是县里的售货员,多少男同志都想娶她做媳妇咧,等秋收忙完,你说啥都要跟额去县里看看。”
解堰目光微拧,“妈,我跟你说了很多遍,不是我喜欢的姑娘,我不会娶的。”
“你见都没见到那姑娘,你怎么知道自己不喜欢她?”王桂英拿眼瞪她,“你都二十七岁了,再过三年你就奔三了,你爸在你这个年纪,早就有你大哥和你了,要他们都像你一样,要遇到合心意的再娶,我们解家早绝后了!这次你不去也得去!”
提起牺牲的父亲和大哥,解堰沉默了一阵,无可奈何道:“行,都依你。”
转头拿上弯刀,朝山坡的另一边走去。
这块高粱地,是村里分给他小妹的任务地,地里的高粱大部分都被他割完了,他现在要去别的地,收割村里给他安排的任务地。
斜拉拉的黄土高坡地上,高粱、玉米、糜子交叉种植着,解堰经过一片玉米地时,发现村里两个有名的泼皮无赖,正猫在玉米地的地垄里,鬼鬼祟祟的在看着什么。
他顺着他们的视线看过去,一人高的玉玉米杆中,一道穿着浅蓝色秋长衣的窈窕身影,正背着背篓,手脚麻利地从玉米秆上扒玉米棒子。
那背篓里的玉米快装满了,压在那窈窕的身影上,让她不得不岣嵝身体,本就丰腴的前面部位,更加凸出,身姿曼妙的让人浮想联翩。
第14章 玉米地里的受伤
火红的秋日,高挂天空,太阳晒得人头晕眼花。
一个穿着烂布褂子,尖嘴猴腮的男人,豆大的眼睛里冒着绿光,紧紧盯着玉米地里的窈窕身影,对着身边的男人轻声嘀咕:“二癞子,那姓乔的女知青,你得过手没有?”
叫二癞子的男人,三十多岁,脸上长得麻麻赖赖,全是疙瘩,让人看着就很不舒服。
二赖子蹲在一垄地的地沟里,手里偷啃着一杆玉米秆,嘴里含糊不清地说:“得手个啥,那批新来的女知青精着咧,从早到晚都凑成一堆,就没单走过的时候,额想下手也没机会。咋,苟大,你上次不是找那黄寡妇给那姓乔的递口信,约她去村尾的毛柳树下,她没去?”
“别说了,为了钓到那姓乔的大鱼,额可在黄婆姨那里下了一斤白面的血本,结果额等到天都快亮了,那姓乔的都没来。”苟大搓着瘙痒的腚子,气急败坏地说。
二赖子眼珠子一转,“你跟额都没得手,村里其他老爷们儿,更没有机会得手,那姓乔的现在还是黄花大闺女,瞅那漂亮的脸蛋,鼓鼓囊囊的胸脯,看着都诱人。这样的极品货色,可不能让别的老爷们儿抢先占了去,既然咱们来软得不行,那就来硬的,等秋收一过,咱们......”
话音刚落,一道高大的阴影罩住两人,森冷的声音响在两人的头顶,“苟大,二麻子,你们敢打女知青的主意,找死?”
两人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一个哆嗦,一同抬头,看见解堰那张冷气横秋的面庞。
解堰眉眼修长,面庞如刀削一般,线条及其的锋利,左边的眉毛细看之下有条细细的刀疤,这让他整个人的五官显得更加冷硬。
他身形高大,长年的部队生涯,让他自带军人的杀伐气质,强大的气场压下来,就有一种看谁不爽,当场就能把人弄死的压迫感。
苟大两个人是体验过解堰的拳头有多硬,压根不敢招惹他,哆哆嗦嗦地说:“解二,不,解同志,额们就是说说而已,你别当真。”
“对对,额们就是说说而已。”
解堰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俩,狭长眼眸里满是寒意,
民兵连的民兵都有枪,那枪是县里武装部批准使用的,遇上紧急情况,民兵可以先开枪,后向武装部打报告。
解堰这番话,可不是说着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