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西北[70年代] /七零炮灰女配觉醒后/七零炮灰女知青(189)

“没事,你去找付知青吧,我去解家。”

乔希瑶昨天跟解堰在县里闹掰,提出分手以后,晚上她一个人躺在炕床上,难受的哭了一整宿,眼睛都哭肿了,也没见解堰来找她,哄她,哭得更加厉害。

她几乎一夜没睡,从心里不相信解堰是个薄情之人。

两人刚提分手,他就对她不闻不问,好似他之前对她的表白,对她的喜欢,对她的好,都是她的错觉一样。

乔希瑶心里难受的不行,尽管是她提出来的分手,解堰就算不来哄她,也是情理之中,可她还是想找解堰,当面问问他,他真的不再喜欢她,不愿意为了她妥协一次吗?

舒曼的请求,正好给了她一个去解家找解堰的借口。

乔希瑶整理好自己的情绪,沿着村道往解家走。

等她到了解家,却没想到解家大门紧闭,解家三口人都不在屋里。

一问附近的邻居才知道,原来吴月珍前几天上解家的门,给自己女儿说亲,被王桂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还把吴月珍骂了一通,说她不要脸勾搭自己死去的男人也就算了,教得女儿也不要脸,想勾搭她儿子,想嫁入她解家,简直是痴人说梦!

吴月珍回去以后越想越气,昨天下午跑到解家,又把王桂英给骂了一通,说啥她女儿看上她儿子是她家的福气,她儿子都快三十岁的人了,一直没个对象,也没结婚生个孩子,指不定是身体哪里有毛病,才娶不到媳妇,她女儿不嫌弃她儿子,她竟然拒绝,活该她解家男人全家死绝,断子绝孙!

解家三代男人从军战死,一直是王桂英心里的痛,唯一的儿子还没结婚就被人咒死绝,断子绝孙,王桂英本来就有心疾,被吴月珍这么一气,直接气得晕了过去。

解嫣和附近的村民,手忙脚乱地请村里的赤脚医生杨老爷子,也就是吴月珍的公公过来救人,杨老爷子看了一眼,说王桂英的状态不好,要立即送去县里的医院救治,否则有生命危险,大家伙儿连忙套了驴车,送王桂英去县里。

为了以防路

上出意外,杨老爷子和解嫣,还有解家两个本家的叔伯一道坐在驴车上,往县里赶。

那个时候解堰正准备回石水村,在路上碰见了杨老爷子他们,连忙折返,送王桂英去了县医院急救。

而始作俑者吴月珍吓傻了,一溜烟地跑回了杨家,压根不敢对外人说这事儿。

是以,住在距离村里人较远的村尾罗家里的乔希瑶,不知道王桂英出事的事情。

乔希瑶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不知为何松了一口气。

原来不是解堰不来找她,不来哄她,他是有事给拌住了。

乔希瑶心里涌起担忧,不知道王桂英现在的状况怎么样。

她很想去趟县里,又怕别人说闲话,毕竟她跟解堰处对象的事情,除了舒曼,没跟其他人说过,她不想被别人认为是她勾引了解堰,想嫁给解堰躲避劳动。

可王桂英虽然嘴上说话不大好听,她住在解家的那几天里,王桂英对她很不错,家里什么好吃好喝的都舍得给她吃,还给了她一件崭新的棉衣,现在王桂英躺在医院里,她不去看望她一番,好像说不过去。

思虑再三,乔希瑶还是决定去跟村支书解志请个假,去县里探病。

换成是其他知青,隔三差五地来请假,解志指定不批,还得骂上两句,就你事多,是不是想逃避劳动?

面对乔希瑶就不一样了,别人不清楚,解志心里清楚的很,自己那个大侄子,对这个姓乔的女知青好着呢,两人没准能成事儿。

乔希瑶一说要请假去城里看人,他不用多想也知道,这姑娘指定是去县里探病想,在解堰面前刷好感的,他没二话就批了。

他还让老于头赶驴车,送乔希瑶和他,还有杨会计,副书记杜康平等人一道去县里。

昨天下午王桂英被吴月珍气晕了过去,他这个当村支书的,还是今天中午,从自己婆姨嘴里听到。

当时他正对着杨会计杨远华破口大骂,王桂英是烈士家属,家里放着一等功臣的牌匾,县里和公社的领导都要给她三分薄面,她又有心疾,村里谁都不敢招惹她。

吴月珍倒好,竟然不怕死的上门去骂王桂英,把人气晕了过去,这下不光吴月珍要遭殃,就是他们这些干部,也得被上面的领导问责。

他们在大队部正商量着要去县里看望王桂英时,知青们过来提意见,一开会就是两个多小时,把这事儿给耽误了。

现在乔希瑶要去县里,正好跟他们一路。

到了县里,乔希瑶为了不跟他们一起去县医院,引起他们的注意猜疑,特意在县里转了一个多小时,在百货商店和供销社买了一些慰问的礼品和水果,猜测着解志他们应该走了,这才拎着东西去医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