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志和其他几个干部听到这话,都把嘴里的话咽了回去。
这年头乡下的村干部,大多是村民自发选拔出来的,比如生产队的队长,哪怕目不识丁,只要勤奋踏实肯干,在村里人缘不错,就有可能被村民选拔成生产队队长。
而村支书之类的职位,则需要一定文化程度,或者在村里德高望重,有话语权,才会被公社推举为村里的干部,跟后世要考公下基层才能当上村干部完全不一样。
解志只有红专小学文化,副书记是初中文化,其他干部的文化程度也跟他们差不多,他们去得最多最远的地方就是泽化县,市里都没去过,论文化学历阅历,自然比上这些下乡的知青。
村干部们都不说话,气氛冷了下来。
好一会儿解志才说:“舒知青,不是我们村干部不支持你们的想法和工作,而是你们提出来的意见,实在太难实现,就比如开厂的事情,就算我们答应走集体,去公社申请打批条申请下来了,没有钱,没有购买机械的门路,你们就算想开厂,也开不成!”
“这你不用担心。”舒曼瞥了一眼坐在她身边,一直默不作声的付凯旋道:“只要你们给我们打批条,我们自然有办法解决一切困难。”
她已经想过了,石水村穷,是断然拿不出钱来开厂的,他们要想开厂,只能去县里的银行进行贷款,再买厂里需要的机械回来,修一个厂房进行开工。
这年头是不允许私人开厂的,开厂只能走村里的集体,买机械也需要集体的购买资格证和介绍信才行,贷款同样需要各种证明和介绍信,还要人作保,才能贷到钱。
而一般的人,银行压根就不会给你贷款,一般需要单位领导,或者有一些职位的干部作保,才能贷到钱。
想办一个厂,其中的章程十分繁复。
好在舒曼身边有付凯旋在,他是高干子弟,本就是下乡来历练的,他的父亲在首都中央某部担任要职,地方上都会给他面子,由付凯旋出面,拿批条、贷款、买机械什么的,想来都不是问题。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村里的吃水难问题,还有修路的事情,要这两样不解决,其他事情都是白搭。
为了说服村干部,舒曼拉着付凯旋,开始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劝说舌战。
期间跟过来的知青们都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一个个慷慨激昂,神情激动。
乔希瑶闲闲得靠在墙角上,时不时附和两句,困得直打瞌睡。
最终村干部们甘拜下风,答应了舒曼提的诸多建议,不过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舒曼去说服村里人,集体参与修建水渠、修公路,要村民们不乐意,不答应,舒曼说得那些话,他们也没办法支持工作。
要说服村里上百户人家出劳动力修建水渠、公路,可是一件伤神伤力,费尽口舌的事情。
舒曼一口应下来,拉着乔希瑶开始挨家挨户的去说服人。
她们连敲几户人家的门,得到的回应都是,“俺们成日在地里干活,累得要死不活的,回到家里还要管娃子牲口做家务,睡觉的时间都不够,哪还有时间力气去修水渠、公路,你们叫俺们去修,这不是纯纯折腾人嘛,俺们可不信你们修好了水渠公路,就能让俺们都过上吃穿不愁的日子。”
接连碰壁下来,舒曼不免泄气:“怎么办瑶瑶,石水村村民看天吃饭的落后思想根深蒂固,压根就不愿意听取我们的意见,不想改变现状,我们说再多也没用。”
乔希瑶跟她连跑几家,说得口干舌燥,站在一户人家的土墙下,舔了舔嘴唇道:“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说服他们,村支书不是说了嘛,凡是参与挖沟渠公路的人,男人记六公分一天,女人记四工分一天,虽然不多,但也能换不少口粮了,只是缺乏一个领头人去干那些活儿。我们只需要找一些在村里说得上话的男青年领头去挖沟渠,修公路,再让有文化有学识,颇受村民们喜欢的知青从旁说服村民们,告知他们修好水渠、公路之后的诸多好处,两厢集合,相信很快就能聚集起村民动工。”
哪位青年在村里说得上话,又比较有行动力,能带动村民干活呢?舒曼第一个想得就是解堰。
其次,哪个知青有文化有知识,又颇受村民们喜欢的知青,除了有深厚背景的付凯旋,她想不到别人。
舒曼看着乔希瑶欲言又止:“瑶瑶,我去找付凯旋跟我一起去说服其他村民,你可不可以帮我找......”
她后面的话没说,乔希瑶却是明白她的意思,勉强的笑了笑:“我去找解堰,只说公事,不谈私事。”
舒曼想着这两人刚闹掰,“你要是觉得为难,也不必勉强去做,一会儿我跟付凯旋一起去解家请他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