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水村邻居蒙国地界,一到冬天就下雪,十分寒冷,村里的人为了抵御寒冷,都在屋里修了炕,一般都用零碎的玉米秆、高粱杆、杂草、树叶、晒干的牛羊粪便碎末等等填炕,一烧就是一宿,人躺在炕上暖和的很,一点也不会冻伤。
为了节约柴火,解家平时客厅的炕都不会烧,只烧一个小炉子取火,烧炉子则用得是煤炭。
今天为了好好的招待乔希瑶,王桂英特意填上客厅的炕,把炕烧得热热乎乎的,还拿出了自己珍藏多年的烧刀子酒,叫三个孩子围着炕桌坐着,边吃边聊。
乔希瑶本来面对王桂英有些紧张怯场,但解嫣熟稔似的拉着她坐上炕床,解堰又给她拿碗筷,不停地给她夹菜夹肉,她实在不好意思,只能吃起来。
王桂英把解堰的举动都看在眼里,尽管她心里不乐意看见自家儿子跟乔希瑶太过亲热,面上还是很和蔼道:“乔知青,你只管吃,就当是自己的家,别客气。”
乔希瑶点点头:“我会的,王婶婶不用特意招呼我。”
解嫣往碗里夹了一大筷子莜面鱼鱼,一边吃一边赞叹道:“乔知青,你做饭的手艺可真不错,这莜面鱼鱼,做得可真劲道,味儿也好,不知情的还以为你就是生活在我们黄土高原上的人咧,这味儿跟我妈做得一样一样的。”
乔希瑶听得心中一惊,她倒是忘了,她如今是第一次来石水村的人,不是前世在石水村生活十几年的人,不会做这里的地方食物,连忙解释道:“我就是随便做做,哪里比的上王婶婶的手艺,小解同志你谬赞了。”
解堰没吭声,低头吃着碗里的莜面鱼鱼。
莜面鱼鱼本来是石水村人夏季吃得最多的凉性主食,是把莜面揉成面团,再一小块一小块的揪成小面块,搓成两头尖尖的长条鱼形面样,然后上锅蒸熟或者煮熟,过一遍凉水,再放些自己喜欢吃的蔬菜、番茄块,各种调料品之类的进行凉拌或者爆炒,开胃又爽口。
乔希瑶做得莜面鱼鱼是炒的,冬季没有番茄,就往里放了醋,另外放一些切成丝的萝卜丝、白菜丝,还放了一些辣椒油、胡椒粉,吃起来酸香劲道,令人食指大动。
而其他菜,她也是做得相当的可口,牛肉咸香美味,清水一煮,越嚼越香,洋芋擦擦放了辣椒油,吃起来又辣又软糯,花生米炸得火候刚刚好,吃起来特别脆酥,白菜炒的清清爽爽,正好解了油腻,饭后崽喝一碗香喷喷的蛋花汤,一顿饭吃得解堰十分满足。
第76章 这糖真甜
吃完饭, 解堰很自然的把桌上的碗筷都收拾好,拿去厨房洗碗,而王桂英跟解嫣都坐在炕上没有动。
乔希瑶想帮忙, 王桂英叫住她:
“这,不太好吧。”乔希瑶一脸惊奇。
这年头绝大部分的男人都大男人主义,尤其陕北地区乡下的男人更加严重,在他们的眼里,女人生来就是生儿育女,干家务活,伺候男人的,乔希瑶前世在石水村生活了十几年, 也没见村里哪户人家的男人主动干过家务, 洗过碗。
王桂英道:“有啥不好的,男人就该让他们多干点活儿, 他们力气大,家里的活儿他们不干谁干呐。”
解嫣笑脸咪咪地说:“我二哥从部队退伍回来以后,我们家里的家务活儿基本都是我二哥在做, 像洗碗这种事情, 我跟我妈要抢着干, 他还不高兴, 觉得我们抢了他的活儿。再说了, 乔知青,你是客人,你做了饭,哪还有让你洗碗的道理。”
乔希瑶这才不好意思的坐在炕床上,她和王桂英母女没有话说, 坐了两分钟,心里忐忑不安,正打算找个借口溜回解堰的屋里,王桂英从屋里抱出一罐麦乳精放到她的面前。
“王婶,您这是?”乔希瑶不明所以。
“你前头受了惊又受了凉,姑娘家得好好补补身子,才能把亏掉的精气神都给补回来,这麦乳精是堰儿买给我喝的,我平时很少喝,你拿去喝吧,早点把身子养好。”王桂英爬上炕,面色如常道。
乔希瑶惊得瞪大了眼睛,连忙摆手道:“这,这不成,我怎么能要您的东西。”
“拿着。”王桂英不由分说地把麦乳精塞到她的手里:“你进了我解家的门,就是一家人,你身子这么虚,不多补补怎么行。”
“我,我不是......”乔希瑶百口莫辩,捧着手里的麦乳精,跟烫手山芋似的。
正不知所措之时,解堰洗好碗进到客厅里来,看到乔希瑶抱着麦乳精,欲言又止的神情,他说了一句:“收下吧,这是我妈一片心意。”
收下啥啊,你难道不知道你妈是什么心意啊?
乔希瑶耳根子发热,到底不好在这当头拂了王桂英的面子,低声说了一句谢谢,逃一般的离开了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