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西北[70年代] /七零炮灰女配觉醒后/七零炮灰女知青(127)

她只在村里春种、秋收,大家都忙的时候干一点,其余时候都在家里看书写字做家务。

买书的钱基本都是解堰给的,解堰还曾经的让战友邮寄一些国内外的名著给自己妹妹看。

解堰是退伍军人出生,祖上三代从军,根正苗红,没人会来他家查看他家的书籍,是否包含反、动、革命信息,解嫣也就放心大胆的看书,屋里堆了一大堆书籍。

王桂英年级大了,又有心疾,解堰也不让她去地里干活,母女俩都闲在家里,解嫣看完书,找不到合适的人探讨,只有抓着自己老娘讲,也不管她妈是否听得懂。

王桂英对自己仅存的一双儿女十分疼爱,尽管觉得自己的小女儿是个书呆子,看书看傻了,自己二儿子还惯着她,给她买那么多书放屋里堆着,存粹浪费钱,不过女儿有自己的爱好,乐意跟她分享讲话,她也会认真的听。

这么天长日久的下来,纵然王桂英不识字,很多知识也在不经意间,钻进了她的脑海里。

解嫣不好意思的抿嘴一笑,转移话题道:“妈你不用太担心,这不是昨儿村里开了会,让大家这两天都把粮食收好,晚上惊醒着别睡死,应该出不了什么大问题。”

话音刚落,院门口一个大嗓门,穿透磅礴大雨,“解二哥、二哥,快醒醒!”

雨水轰鸣中,天边闪过一道刺目的闪电,伴随着一道震耳欲聋的雷电声,惊得人心惊肉跳。

王桂英被那巨大的雷电声吓得心脏一突,脸色顿时一白,捂着胸口,冷汗直流。

“妈,您没事吧。”解嫣看她脸色不对劲,赶紧去她屋,翻出一瓶救心丸,往她嘴里塞两颗,伸手抚着她的胸口,等她脸色缓和了,这才松口气:“谁啊,下这么大的雨还来找我哥。”

解堰检查好圈舍,听到院门口有人喊,听出来是村支书大儿子解柱的声音,从牲畜房走出来问:“柱子,出什么事了,这么大的雨来找我。”

“出大事了!”解柱披着雨衣,淋得落汤鸡似的,喘着气说:“雨下得太大了,南坡的雨水从山顶上裹着黄土往下流,变成了泥石流,把两个知青点的窑洞都冲垮了,知青大部分都被埋在了里面,西边粮仓,还有东边、北边的房屋好多都遭了殃,我爹正组织着村里醒着的壮劳力去救粮仓和村里人,他让我叫你去找民兵同志,把知青点的知青们都救出来。”

“你说什么?!”解堰脸色一变,没有任何迟疑,跟着解柱往南坡走,“知青点什么时候被压垮的?有没有人救援?”

“不知道啊,我醒过来的时候雨已经下得很大了,估摸着最少也有半个小时了,我爸安排了五个人在知青点救人,但埋得人太多,光靠那几个人救援,还是太慢了。”

解柱本来在家里,搂着老婆孩子美美睡觉呢,结果被他爹一脚踹醒,人还没醒就淋着雨跑来跑去到处找人,他知道知青点被压垮,还是他爹说的。

解堰心中一沉,知青点已经垮塌近半个小时,如果知青点的人都睡着了,被泥土掩埋的知青们就有近三十人,泥土等于将人活埋,要不了多久就能把人活活捂死,每拖一分钟,就危险一分钟。

想到那个娇滴滴、手无缚鸡之力的乔希瑶也被掩埋在其中,解堰心急如焚,没有任何迟疑,脚下生风往外走。

王桂英一看他俩走了,顾不上身体的不适,急忙嘱咐:“堰儿,你要小心照顾自己,千万不要逞能。”

“知道了妈,您和三妹也要小心照顾自己,千万别睡觉,如果我们的窑洞有垮塌漏水的迹象,不要停留,穿上雨衣去大队部躲避。”解堰头也不回地说。

王桂英望着他离去的背影,不住叹气:“都说女大不中留,我看儿大也不中留,一听知青两个字,他连自个儿老娘都顾不上了。”

解嫣扶着她,安慰她道:

王桂英其实也明白解嫣说得话再理,到底解堰是她唯一的儿子,他连个后都还没留下,村里有什么危险的事情都要他去顶,她这个当妈的心疼啊。

外面狂风夹杂着暴雨,瓢泼般的雨水砸在脸上,生疼的同时,还睁不开眼。

解堰跟解柱两人顶着风雨,在泥泞的道路上,吃力地向知青点所在的方向行走。

他们脚下的泥水不断冲刷着鞋子,有些低浅的地方,雨水甚至淹没到了膝盖骨,道路上的泥水裹着路面上的黄土石头草木,像激流一般,冲刷着路边一切生物。

身上穿的雨衣形同虚设,两人从里到外的衣服都被打了个湿透,强壮的解堰在风雨中还能稳住身体,勉强向前行走,可身体单薄的解柱却顶不住狂风暴雨,一步一打滑,好几次还被风吹得倒在路边的水沟里,还要解堰把他拉起来才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