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卖菜郎+番外(224)

作者:爱种田的猪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想开停船口当然可以,那就拿银子来开嘛,他也不是听不懂意思,但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这买卖还没做起来,已经有人想从他这里掏银子,这吃相是真的难看。

江六笑道:“商税赚的越多交的越多?若因这蝇头小利……怕是轻重倒置了吧。”

管事儿和差役头子不能给答复,要先问过了上官才能抉择,也就区区五百两,这小东家有点不上道啊。

江六知道他们在这事儿上做不了主,也不强人所难,等问过以后再寻解决之法。

江余年跑的极快,急的口水都来不及咽下,拉着弟弟就要走:“快回家,县太爷让人送了匾额,指名儿要你回去接!”

刚刚粉摊儿来了官爷,说是案子已经结了,贼人昨夜被押往静安城,今日午时斩首示众。

新粮的奖赏和抓到贼人的奖赏,一并由清溪镇县衙下发,县太爷亲自写了匾额,奖赏江家。

江六一听就忍不住大喜,对着差役头子拱手:“小子先行一步,那岸口一事,就按您说的办吧,暂且搁置!”

差役头子听见匾额二字,脸上神情已经僵硬,这会儿也只能硬着头皮道:“再议,再议。”

等人走了才沉下脸,管事儿的也盯着少年离开的背影出神。

码头和县衙本是一体,为何这小子得了奖赏他们不知?县太爷这是有大动作?要惩治码头?

管事儿的苦笑:“我也不知,近来县尉大人的口是越来越大了,看来县太爷不止为新粮而来。”

石峰不屑的嗤笑一声,这何止是胃口大,是把整个码头都看作了囊中之物,啥钱都想自己搂着。

光是这土坡,就有一半的银钱进了黑口袋,他们记录在册的才多少钱?

现在说什么也无济于事,既然能让人到码头报信,证明大人是铁了心不给人面子,他们这些小虾米又得受连罪。

二人分头各自去忙,石峰想来想去也不想认下这坨屎,带着码头的量地册去了县衙。

江六这边船只划水飞快,县衙的人也是坐船走的,江余年找到江六时,他们已经从码头出发了。

一路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终于是在村口碰着了人,来的有四位官爷,还有抬木箱的人,其中一位是每年都会来收秋粮的大人。

“江小六,你可神气了。”收秋粮的大人很和善,每年训话老姑娘乔渝都是他,话虽然不大好听,但也不会太伤人心。

今年差役们收了秋粮,还买了不少江家的东西带走,那南瓜糕是有买有送,有些事情大家心里明白就行。

江六尽量克制自己的脸皮,说道:“哪里哪里,青天大老爷明察秋毫爱民如子,是小民之福。”

这些应承话差役们听的多了,也没什么特别的反应,一路敲锣打鼓的进村,让全村人都过来看匾额,这可是县太爷赏赐,来的人越多,传的人越多才好。

第164章 挨捶了。

村长带着人迎上来,小童们也在后头拍手乐呵,浩浩荡荡一行人去了江家。

虽然匾额不是自家的,但江家落户在九河村,对村子来说也是一种荣耀,以后无论是娶媳妇还是嫁闺女都能以此为由头。

外村人也没急着走,转头跟上去看热闹,县太爷亲自写的匾额,还有县衙的大印,这是多大的福分,可真是羡煞旁人。

人群中的曹家人牙齿都要咬碎了,该死的曹三丫是真的攀上了高枝,早知她有这运道,就不给她找老屠户了,让她嫁给病秧子多好。

等病秧子死了,留下的这些东西不都是曹三丫的?真是走错一步,让那死丫头逃了出去,曹娘子眼睛能滴出血来。

现在村里人防她像防贼似的,只要开口说起曹三丫或者江家,就借口还有事儿忙,不搭她的话,真真的气煞人也。

匾额放在了木箱里,这会儿江家人抬着匾额,跪谢县太爷。

新粮奖赏有一百两银子,荒地二十亩,等江家选好了地头,村长测量后写了文书交到县衙入册。

九河村人捉贼有功,明年开春各户可到农司购买新粮种十斤,新粮有麦子、豆子、稻谷,贵价菜种各两斤,莴笋、蓬花菜、白花菜、番茄种。

村民们发自内心的高兴,他们没有那么多良田好地可种,但是可以卖种子换钱,这天上掉下来的钱,怎么会不高兴呢。

灶台上有的东西都拿了出来,让官爷们带着路上吃,还有丝糖和南瓜干儿,悄悄塞了红钱。

四位官差大人每人二两银子,两位抬木箱子的壮汉每人三百文,这红钱给的不少,差役们脸上也满是笑意。

农家子能在码头站稳,还能得赏赐的人极少,看看人家这大手笔,难怪能和大营搭上线。

上一篇:唯有少年心 体操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