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六看了一眼:“折耳根也要啊?还有这苦竹叶、荷叶,也要晒干吗?”
“不用,新鲜的就好,你晒的太慢了。”这会儿医馆忙个不停,要不是只能摘尧山的东西,竹海都能给它薅秃。
小楼的老教授们被请到了医馆,古镇管理方让两方联合制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治腹泻毒株就掏空了他们药房,现在又要研制新药。
管理方也是大早上就开会,网页申请人数太多,大家投诉到市民专线,要求开放古镇。
“那我们明天是不是可以涨价?”小朱天真的问道。
孔宵靠着墙似笑非笑:“大兄弟真男人啊,发国难财可是要进小黑屋的哟。”
彭宇倒是知道内情,告诉他们涨价是不可能的,会对古镇形象造成影响,不让你降价都偷着乐吧。
这二人都是大忙人,等他们离开,朱磊和弟弟也要下山,这会儿快递车还没走,得抓紧时间去发货。
江六问起五黑鸡苗,让帮他买这种鸡苗,还有一些烤面包需要用到的东西,小朱拍着胸脯说没问题,以后他就是小院儿的跑腿小哥。
作为正式员工,跑腿小哥开始为自己争取福利,“我要大米,要凉薯,要藕,要野地瓜,要红薯。”
江六:………….
小朱的头上挨了一下,他哥没好气的说:“你咋不要人?能不能也要两只鸡!给你哥我补补!”
养弟弟有啥意思?他只想着自己吃,丝毫不顾虑自己两百斤的哥哥,哥哥这吨位,是喜欢吃粗粮的吗?
第163章 赏赐匾额。
要赶着回家开窑,今日没能去杂货铺采购,不过那糖稀一时半会儿也卖不完,江六从镯子世界离开。
两个孩子已经拿完东西回来了,无论是铁盘还是炉子,铁匠都没收钱。
“咋的呢?”之前付的定金也给退回来了。
瓜哥儿脸上涂了药,紫红和乌青交织,有点像唱大戏里头的丑角儿,捧着盘子在人群中穿梭要赏钱。
“他说就当买了个点子,这炉子以后也会打给别人用。”
打这炉子和铁盘,折合下来三两多银子,也不少钱了,以后还得上他那儿打东西。
铁盘有一定的厚度,边角磨的很光,不会划到人,炉子里头是空心的,有个铁网篓子放炭火,这是铁匠自个儿加的。
炉子有了,现在还缺木炭,爷爷今日打的柴可以烧炭,丹浮县人都会烧木炭,冬日卖炭火也能小赚一笔。
江六也会烧,只是烧的木炭不好看,都是碎炭,整根儿的很少,越硬的木头烧出来的碳越好,卖的也贵。
他这炉子倒是不需要那么好的炭,别起太多灰就成,摊煎饼也需要手艺,崔奶奶忙不过来,还得把苗三给带来码头。
做的都是吃食,最好还是挑选有厨艺的人,买人的事儿交给乌雅,江六很放心,她挑的四人都很好,都是身家清白之人,各种由头被家人发卖。
郁炜这两日在忙篱笆花墙的事儿,码头不允许在侧边建墙的,江六借鉴了卖菜小院儿的矮竹石墙,打算在右侧打篱笆桩子种上矮竹,鸳鸯藤凌霄花还有石藤花儿地栽,往篱笆和矮竹上牵引。
管事儿的看过图纸,这确实不能算墙,又能遮光,他也无话可说,这花墙说不定还能吸引船只。
工期赶的紧,夜间打着火把也在干活儿,江六看了日头还早,去了土坡。
工头也在干活儿,每处都拉着墨斗线,郁炜见他来了,忙跑过来:“东家,你来的正好,当时说好了可以给留停船口,篱笆桩子都打好了,今儿个又说不能停。”
码头管事儿和差役头子都在,江六询问这是什么意思,二人面露难色,这也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上头的意思是这样。
这事儿还是那咸鱼惹得祸,江六不收鱼干儿,渔民们跑到码头处要说法,如果这头能停大船,船只的走向改变,风浪势必会变大,那他们小船经过这片水域会有翻船风险。
上头的意思是暂时不开这片水域的停船口,等这房子建好了,以后往来的船只增多,到时再说。
江六:“土坡荒废时,也没见有渔船靠近这块岸边,他们打渔也不会在码头打吧?”
就是再不懂打渔的人,也不会傻到在码头附近打渔,全是来往的大船货船,鱼儿早就受惊跑没了。
差役头子和码头管事儿对视一眼,“这……”话是这样说没错,但渔民们的请求也无过错。
“开停船口也不是我买了土坡后才开的,既然本就有意增添岸口,何须因他人之言而搁置?”
摆明就是不想让他占便宜嘛,如果这边多了岸口,这一片都是江六的,他又做着买卖,好处全让他一人占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