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一个能磨面粉磨豆腐的磨,麻烦你给推荐一下。”
小二:“磨豆腐需要水磨,面粉是干磨,客官你需要哪种或者都买一个?”
磨面粉是时间少,可以用村里的石磨。
加上商城也可以买,所以干磨用的时间少。
霉豆腐肯定是个长期的买卖,用磨的时间多,所以买水磨。
“那就买水磨。”
“客官需要大的还是小的?需要什么材质的?是要细磨还是粗磨?”小的磨一般人都能推的动,大的磨重就需要用两个人或者毛驴拉磨才行。
王秀兰考虑了一下,大水磨一次磨的多,效率高,他们家人力气都大,都能推的动大石磨。
材质好的磨肯定耐用,现在不缺钱的她豪气的说道:“买个上好的大细水磨。”
“好嘞,客官诚惠三两二钱。”
想起什么的她连忙问道:“包送吗?”
小二笑的一脸灿烂,语气是掩饰不住的高兴:“附近十里八村都包送,客官稍坐一下我去喊车。”
末了他还贴心的上了茶,满脸兴奋的出去叫车了。
这笔买卖他能提成两百铜钱,他能不高兴吗!
小二很快就找到他跑牛车的大哥:“大哥有生意上门。”
“快上车,我们走。”
“等下大哥,再叫两个人抬石磨。”
他小二带着他大哥跟另两个人,捣鼓了好一会儿才把大石磨给上上了牛车。
王秀兰让刘秀在铺子等着,她去大菜市买了一些排骨,几斤五花肉,几斤肥肉。
又去买了半斤生姜,去药铺买了二两麻果(花椒)。
然后从空间里把昨晚买的红烧肉调料拿了一包出来。
红烧肉调料是倒在油纸里面包着的。
她回到石磨铺子的时候小二他们已经装好车等了一会儿了。
她一脸歉意的道歉:“实在不好意,让你们久等了。”
小二还是满脸笑容,毫不在乎的道:“没事,没事,今儿个就你们这一单生意,闲着也是着着,等多久都没事。”
他大哥乐意着呢,送一趟大石磨有五十文呢!
平常他跑一单,最多也才二三十文。
大石磨重,牛跑的慢,比以往的牛车多用了一半的时间才到家。
车夫解开石磨上的绳子对他们说道:“婶子你叫几个人来抬石磨。”
王秀兰大手一挥:“不用。”说完一把抱着上磨石就走。
车夫惊的眼珠子差点没掉下来,一张嘴巴张的能塞下一个鸡蛋。
这两三百斤重的石磨就这么轻松的抱走了!
他吞了吞口水,心想下磨石连带着磨盘这五六百斤总该喊人抬了吧!
结果另一个年纪更大的婶子,也是一副轻松的抱着就走了!
他惊的下巴都掉了,看着刘秀的背影久久不能回神!
这力气也太大的离谱了吧!
呜呜…,刚刚婶子为什么在一旁看着他们哥几个抬的那么辛苦都不帮下忙。
婶子好狠的心啊!
车夫大哥流下了委屈的泪水!
回程的时候他把鞭子甩的虎虎生风,他要快点回去把这件事讲给他兄弟听听,让他们也惊掉下巴!
而在家的蒋鸣夫妻就淡定的多了。
他们家祖传的大力,不奇怪。
不奇怪才怪,他表姨婆这力气大的太离谱了!
第69章 探听
王秀兰他们回家时动静大,被村里的一些人看见了。
村里本就有两个石磨,那些人心下十分好奇为什她会花大价钱买一个石磨。
而且他家不是因为没钱导致蒋远彬被野兽咬死的吗?
这个大石磨比村里的石磨还大,没有三四两银子下不来,这笔钱又因何而来?
还有那个跟王秀兰像的很像的那个老太太又是谁?
力气竟比王秀兰还大,那么大的石磨就那么轻而易举的抱起来了。
这一切都引得让人好奇不已。
五六个妇人默契的互相对视一眼同时扛着锄头,背着背篓带着心中的好奇向王秀兰家而去。
活缓一会干也无妨,不急在这一时,等她们去听了八卦再去地里也不迟。
天天都有干都干不完的活,耽误一会儿也不碍事。
几个妇人去的时候王秀兰他们正在院子里商量大石磨的安放地。
胡秀丫走在最前面,率先问出了心中的疑惑:“秀兰,村里有两个石磨,你咋还买个大石磨呢?”这不是纯粹的浪费银子吗。
(第4章的胡幺婶。)
“对啊秀兰,村里的石磨大家伙都出了银钱,都有使用的权利,难不成是有什么人在你耳边乱舌根了不成。”张梅花也是十分不解她的做法。
见家里大家伙来串门,杨小燕夫妻很有眼色的端了板凳椅子出来,给婶子嫂子们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