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殿下的在逃青梅(132)

盯着糕点审视良久,萧郁蘅脑海中灵光乍现,直接将糕点揉捏的稀碎,翻翻找找的,从一堆蟹黄里拎了个细小的纸条,苍蝇腿一样的小字入眼:“谣毒,勿复见。”

萧郁蘅心头一揪,将纸条连同点心都吞进了腹中。苏韵卿冒着风险给她送了话,这是在极力的撇开她,保护她了。

那童谣在城内沸沸扬扬,她们都知道了,舒凌自也听得见。苏韵卿特意知会她,便印证了她二人对这谣言的解读全然一致。

萧郁蘅瘫靠在椅子上,深深的无力将她裹挟了去。朝中一定有人想要置苏韵卿于死地,从上个月开始,这便是连环局。

知道她二人交好,就把自己也编进谣言,让她畏首畏尾,自顾不暇,难以护卫苏韵卿的同时,苏韵卿怕也无暇分心护她。

分开二人,逐个击破吗?

对付苏韵卿,本质上还是冲着舒凌去的;若是拉上她,那就是冲着皇权易主去的。

萧郁蘅有些慌了。如今时局,即便明知是局,她也不敢贸然去寻舒凌求助了,毕竟一人是帝王,一人是皇嗣。

萧郁蘅与苏韵卿本说好的,腊月二十二那日,一道往汇贤楼参加礼部操持的诗会,现下怕是不成了。

大兴宫宣和殿内,夜色幽沉之时,舒凌匆匆的打从司天监归来,面色凝重。

“红鸾,此事让她去查,务必尽快查明,这谶语最先从何人口中流出!”寝殿内,只有红鸾和舒凌二人,舒凌明显是心思烦乱,吩咐出口的话音陡然凌厉。

“是,陛下。”红鸾亦然神情肃穆,快步离了寝殿,在深沉的夜色里,放飞了一只大内的信鸽。

同处帝京的一方漆黑长夜,两个黑色的身影立于一方庭院。

“后日的事可布置妥贴了?”

“您放心,绝无疏漏,一击必中。”

“甚好,务必小心,全身而退。若生了变故,取命在其次,切忌露了马脚。”

“哈哈,这些不劳相告。”

“你这手笔,当赞称一句,卑劣之极,但是好用啊,啊?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手段而已,实用便足够,又不是比拼君子风范,要那虚名何用?”

依旧是京城,城南一处宽敞的富家别院内,正堂烛火通明。

“掌教,京中流言直指向姑娘,您当真不管了吗?”是一个女子清婉的话音。

苏旻的眸色凝望着深沉的夜幕,“她执迷不悟,是因不曾亲尝代价的惨痛,且等等罢,不急。如今舒凌盯我倒是够紧,嘱咐下头的人,都仔细着,莫要轻举妄动。你还回去她身边,非是生死关头,不必露面。”

“是,掌教。”那女子披着黑色的氅衣,快步离开了宅院。

第66章 险境

今岁京城冬寒, 凛冽的西风日日喧吟,天色惨淡愁云凝重,时而便会飘落些许玉华。

散朝归去的长街上, 有老臣牵着马匹行至半路,看着街边瘦弱的乞儿, 一声叹息,“凛冬难熬, 不知多少家户见不到明春的骄阳了。”

“您老可听了那童…”

“嘘…隔墙有耳。”

盛安七年, 腊月廿十。

大朝散去, 舒凌用过早膳回到宣和殿之时,抬眸瞥见那一袭朱红的身影在案前坐得端正,已经提早整理好了今日要议定的文书,整整齐齐的叠放于御案之侧。

立在廊下, 舒凌淡然的望着灰蒙蒙的天色, 侧眸询问蓝玉, “可知苗苗最近在做什么?”

“回陛下, 公主每日辰正入礼部,直至酉初方回府。近几日接连如此, 唯有前日夜间应明诚公主邀约,往府上赴宴了一次。”蓝玉柔声回话。

舒凌轻声“嗯”了一句,抬脚入了大殿。

坐在龙椅上, 她随意的翻阅着苏韵卿整理出来的奏疏, 一本本划过后,中间的两本令她蹙了眉头,转眼瞥向苏韵卿, 那人仍是一副惯常清冷淡漠的模样。

那两本乃是朝臣参劾苏韵卿的, 非是别的因由, 只怪那甚嚣尘上的所谓“童谣”,尽是些欲加之罪的指控。

“你觉得朕该信吗?”舒凌虚虚的靠着椅子背,捏着那两本奏疏,轻声询问。

殿内暂无旁的朝臣,这话只能是问苏韵卿的。

她握笔的手顿了顿,余光瞥见舒凌手中的奏疏,只轻声道:“此事当从圣裁,臣不知。”

“若是想避嫌,朕可以让你回府休沐。”舒凌的话音柔和,好似是真心怜惜。

“多谢陛下,臣无嫌可避讳,无需旷官。但这若是您的旨意,臣自当领命,归府思过。”苏韵卿的声音虽然微弱,却清晰坦荡。

“再有这等奏疏,你压下就是,不必再交由朕过目。”舒凌将那两道奏疏扔去了一边。

苏韵卿捡了回来,轻声应承后,把那奏疏叠放在一旁的空地上,随手压了个标签。舒凌的话,她可不敢轻信。

上一篇:上司是个社死职业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