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一点,尼克来到余爽的收银通道为他打包,嘴里还是滔滔不绝地在说他的飞机模型。
尼克毛手毛脚,只顾说话,把其中一位顾客的鸡蛋直接掉到了地上。
顾客看出尼克比较特殊,也没多说什么,余爽则向顾客表示歉意后,迅速跑到冰柜重新拿了一盒。
清洁人员过来打扫,尼克则在一旁神神叨叨:“往好处想,大家都没有受伤!”
余爽哭笑不得,他这大概是从医生或者家里人那边学到的。
也不错,他们这类精神或智力发育残疾的人群,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很多时候会不知所措,会崩溃,甚至歇斯底里,需要身边人的正确引导,这样的处理方式和心理暗示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
芭芭拉奶奶来的时候,先去了余爽那里:“Shawn,有个事情和你商量。我女儿今天突然打电话,要我明天下午去帮忙照顾外孙,但是安娜说,安排好的班不能等到前一天才请假,不知道明天能不能跟你换一下?”
余爽明白了她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跟芭芭拉奶奶换班,明天就不用早起了,工作时间变为下午两点到晚上十点。
余爽同意了,因为他还从来没上过晚班。
-
下班后查看手机,余爽意外地收到了母亲的电话留言,说她下周末会来芝加哥办事,到时候想一起吃个饭。
余爽有点纠结,因为母亲提出要叫上丁翰一起。
-
丁翰不在的日子里,余爽也很少自己做饭了。
中午的时候会在超市的自选食物区买点东西吃,他最喜欢的是新英格兰蛤蜊杂烩汤搭配小饼干。
热食区每周七日会轮换七个国家的特色食物,周三是中餐。
虽然仍然是美式做法,但是余爽还挺喜欢里面所谓的“糖醋里脊”。
之前午休,他还尝试过顾客给他推荐的墨西哥辣椒味道的贝果以及红茶菌饮料,但是实在有些难以接受。
偶尔,他也会放纵一下,买一小盒巧克力味道的冰淇淋,在休息的时候吃掉。
-
回家后,想起第二天不用早起,余爽难得的轻松。
他从前台那里借来了一本书:《食品认证和标签的类型》,准备晚上好好读一读。
前些日子有一个戴着犹太小圆帽的顾客问他Kosher食物,也就是按照犹太教规定制作的食物在哪个通道卖,余爽不太清楚。
在美国这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信仰的社会,有很多东西需要注意,尤其是食品方面。
那天还碰到一个顾客,很气愤地过来跟余爽说他要把刚买的汤退掉,因为明明标明是素食,他却在里面发现了肉。
为此,客服主管安娜甚至店长凯伦都过来亲自道歉。
除了“有机”和“非转基因”这些常见的产品标签介绍,余爽着重阅读了“宗教食品认证”这一章。
早在美国政府制定食品生产规章前,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在食品和饮料的生产上就有自己的规范和程序,也各有自己独特的认证方法——犹太洁食Kosher和符合伊斯兰教教规制作的食物Halal。
-
犹太教的动物食物来源中,陆地上仅限偶蹄类且具有反刍行为的动物,如牛、羊、鹿;水生动物里有鳍和鳞片的鱼可以吃,但虾、蛤和螃蟹等贝类都是禁止的;所有猛禽、爬行类和昆虫也都是禁止的。
在食物的准备上,所食用的动物不可以是自然死亡的,需要专门的人屠宰和放血。
他们还禁止同时食用肉和奶。从技术上讲,这一限制适用于所有东西,从厨具、炊具到洗碗机和厨房毛巾,符合犹太教规的家庭每样东西都必须有两套:一个放肉,一个放奶制品。
此外,在犹太逾越节的八天里,不能吃发酵过的谷物,如大麦、燕麦、黑麦、小麦。有些人甚至连摄入的豆类种类都有限制。
大多数犹太洁食产品的标签都会特别注明该产品是否适合在逾越节食用。
-
对于“清真”食物,余爽之前在国内的时候还是了解一些的,因为有一个跟他关系还不错的学姐就是回族。
学姐当年总是邀请他一起在清真餐厅吃饭,现在那个学姐在匹兹堡的一个大学里任教。
清真食物的要求没有犹太洁食那么严格,但是根据伊斯兰的律法,食物的种类和处理环境还是有很多禁忌,比如猪肉及其副产品;屠宰前已死的动物;酒精饮料;未按清真方法屠宰的动物等等都是被禁止的。
马里诺中有专门的两个通道销售这些符合宗教规定的食品,余爽感觉要学的东西真的太多了。
-
除了这些,他还研究了“素食Vegetarian”和“纯素食/严格素食Vegan”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