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杀头的重罪。
可是很显然,夏侯承并不在意。
李意清倒是觉得,这嗓音有些耳熟。
听着像是十八九岁的少年,语气随意散漫,像是对什么都漠不关心。
李意清被勾起了一丝好奇心,静静地听着两人后续的交谈。
第一句失利,下首的人知道主帅不好惹,悻悻然换了话题,说起大夏国主派他过来的正事,道:“君上叫我来问承将军,为何非要大庆的公主?”
夏侯承“唔”了一声,像是十分诧异,“他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吗?”
语气之惊讶,讥讽之浓厚,便是大庆舌战群儒的文臣,都问不出这样的效果。
使臣青白着一张脸,心中颇为怨怼,但面上不显,只问:“还请承将军赐教!”
夏侯承笑了出来,笑声清脆,半响,才幽幽停下,冷冷反问:“你问了,我便就要答吗?”
李意清听下来,都觉得这位夏侯承,确实有些不好说话。
使臣被噎得心口疼,可是若不问清楚缘由,回去之后大夏国主可就不会玩笑说话了。
“大庆皇帝衰微,二皇子重创,五皇子被圈禁……说起威胁,倒是大皇子李序泽还算有些本事,收买人心很有一套,承将军为何要公主,而不要大皇子谈判?”
趁大皇子过来,就地格杀,大庆群龙无首,只剩一盘散沙,届时出兵一举攻占,大势已定。
他仔细思考着,却又说不上缺漏了哪一环,让这条逻辑线无法闭合。
夏侯承像是在吃什么东西,瓜果清脆作响,一阵香味传到里面,李意清分辨了出来——是胡瓜。
吃着胡瓜的夏侯承语气散漫,“他在大庆苦心谋划了那么多年,就没有信人告诉他。大庆的大皇子,如今只一个废人罢了吗?”
后面的声音悉悉索索,有人起身,有人俯身,交谈的声音犹如蚊子喃喃,李意清听不真切。
她满心都是夏侯承的话——大庆的大皇子,如今只是一个废人。
她回忆起这段时间和皇兄见面的次数,月影墙根下,马背上,营帐中……
他看着神色如常,一举一动,并无不妥。
究竟是夏侯承在危言耸听,还是大皇兄当真有意瞒住她,瞒住所有人。
李意清脑海中飞快运转,有婢女走到她的身边,“大庆公主,主帅累了需要休息,两国洽谈的事情,等主帅醒了再做决定吧。”
说完,直接上手,用力将李意清拽了起来,推攘着回到了先前见到的城墙方寸。
茅湛来回踱步,心急如焚,见李意清完整地回来,悬在胸口的心落了地,紧张道:“大夏主帅找公主洽谈了什么?”
李意清回望他:“我现在还没有见到大夏主帅的面。”
第206章 铜铃日落
茅湛心中满腹疑问,既然没有见上面,怎地去了那么久。
不过他的疑问并没有来得及问出口,只听见李意清道:“大皇子李序泽,在你看来,与往日可有什么不同?”
茅湛在脑海中认真思虑一番,对李意清道:“大皇子为人亲善,仁德宽厚,身先士卒,与往日并无不同。”他说完,追问,“殿下缘何出此一问?”
李意清压低声音,简要将自己方才听到的内容讲了。
茅湛道:“大殿下吉人自有天相,依末将看,大夏主帅故意要你听到,只是希望殿下乱了方寸,投入他们的计划。”
他说的斩钉截铁。
真的只是这样吗?李意清在心中一遍遍提问自己。
她心中总是觉得不安。
后面的三日,大夏主帅再也没有提到她,只听闻主帅依照约定,已放回四百人,剩下四百人,等事情谈完再放走。
一日三餐只有热水和羊肉,羊肉腥膻,烤熟没烤熟纯看运气,三日下来,李意清整个人清瘦了一圈。
茅湛用牙齿撕咬着羊肉,味同嚼蜡,一边吃一边道:“真是奇了怪了,大夏主帅那么迫切请来殿下,现在却又像忘了殿下这号人,当真心思难猜。”
李意清不慌不忙,她站在城墙的方口窗户边,望着正在操练的大夏士兵。
远方一望无际,河谷浅滩,戈壁山影,一切清晰又模糊。
茅湛一口水一口肉,逼着自己干咽下去,“殿下,你多少吃一些,八成是大夏的这帮龟孙子,不敢动手,只想着饿死殿下呢。殿下你可千万挺住,别中了他们的诡计。”
他刚说完,外面一阵脚步声,人未至声先到:“大庆公主,我们主帅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