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雪白,竹影婆娑,树叶沙沙地在响。
烛光泛着红色。
丝帛触火即着,极快地化作烟尘,随风而去。
钟浴的脸上仍旧没有表情,只是一双眼睛有锐利的光。
建宁九年四月廿八,太子显病薨于含元宫明德殿,帝后大恸。
太子天资聪颖,宽仁大度,素有贤名,英年而逝,实天下之共哀。帝有诏,以其为文慧皇帝,葬东陵,丧仪依天子制,天下吊祭,禁嫁娶三日。
五月初三,太子行丧,停柩东陵殡宫。
六月十五,南乡长公主于府邸举宴,广邀宾客。
长主名娆,时年四十有五,雍容肃穆,骄贵非常。长主乃孝武王皇后所出,是武帝的第一个孩子,最得武帝宠爱。今上当年,正是养在王皇后膝下。感恩戴义,对于这位长姊,今上向来是持一种尊重纵容的态度。
四十五年来,长主的尊荣不曾有过一刻的断绝。除了皇后,她就是天下最尊贵的女人。她的生日,当然是要大肆庆贺,造出一种非凡气势。
可是储君新丧。
才过了一个半月而已。
那可是帝后的独子。
也是长主的亲侄。
长主如此,未免太过招摇,实在不合时宜,难免要落人口实。
好歹也忍耐些时日。
长主精明能干,岂能不知?
她就是故意。
长主的盛宴,为的不是她自己。
宴会上最重要的人,是梁襄。
她针对的是胡皇后。
长主和胡皇后间的不和由来已久。
长主年轻的时候,有过那么一个心爱的人,然而这个人却不爱长主。他爱着旁人。这个旁人,正是胡皇后。
长主在爱情的争夺中输掉了。而且永远没有办法再赢回来。那个人没能得到胡皇后的爱,为此他害了病,而且没能好起来。他再也没有可能爱别人了。长主因此很是痛恨胡皇后,她失掉的颜面再也无法找回。
这不是唯一的原因。
若单是为此,就弄出这么一桩事来,未免显得长主心胸狭窄,没有格局眼界,毕竟那英年早逝的,同她一个姓,是她的侄儿。
长主很同情梁显。
她知道他是个好孩子,聪慧,有礼,宽和仁慈。
梁显越好,长主就越厌恶胡皇后。
她知道梁显的死因。
梁显正是被他的母亲害死的。
他的母亲是个疯的,以各种手段杀掉了他全部的兄弟姊妹,逼疯了他。
还有他的父亲。
他父亲是他母亲的帮凶。
长主对自己的弟弟也是恨的,是一种恼怒愤恨。
皇帝爱他的皇后,他的皇后也爱他。
可是他的皇后姓胡。
他们都是疯的。
好孩子在他们手里是无法存活的。
偏偏梁显就是个那么好的孩子。
好孩子,于他而言,死是一种解脱。
也好。
死了好。
他死了,胡氏也就完了。
长主选择了梁襄。
那些多年来受长主提携的人同样会选择梁襄。
长主的府邸占地十分广阔。初建时就已逾了制,何况后来又历经了几次扩充,几乎是行宫的规模了。
朱华池,一个完全人力开凿出来的卵形湖泊,六百步长,五百步宽,河岸上广植杨柳以及桃李梨杏,近岸的水边长着荷莲,又有荇菜浮萍,菖蒲蒹葭,每逢暮春盛夏,美不胜收。
池塘的中央,有扶月楼,共七层,四十九丈高。
长主今日的华宴,正是在扶月楼。
长公主府的园林里,客人往来如流水不息。
这是长主的荣光。
只有一点,今日前来祝贺的客人,虽也都极有体面,但终究不是澜都城里最有风头的一批人。
长主此时大举操办生辰的深意,已是路人皆知了。良禽择木而处,纷争不过初现,胜负未见分晓,那些掌权主事的高门华阀当然不肯俯就,后进士族却不同,只怕明主瞧不见他们的忠心,来日不能计功行赏。
钟浴如今就站在这些人里头。
朱华池边人声鼎沸。
二十二岁的粱襄,为如云的宾客簇拥,他在人群的中央,嘴角含着淡笑,他并不说话,只是倾听,向人展示着他的谦恭有礼,稳静端肃,以及高雅贵尊。
钟浴抬起了头,她向着人群中的粱襄走过去。
看到了她的人,无不停下了嘴里的话,并以目光相随。
他们目送她走到粱襄的面前,听见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