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恩侯来京之前,是永州知府,冯家家境自然是好的,永恩侯二甲进士出身,对子女的教养也不会太差。
永州多美人,太后的美貌,沈雁归幼年时也是听说过的,不过她与摄政王青梅竹马,沈雁归倒是意外。
那婆子说二人两小无猜,是皇帝一纸诏书,太后被迫入宫,这才叫有情人成了叔嫂。
太后从小读书明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会骑马。
沈雁归小时候也会骑马的,现在的话……摄政王哪日有兴致,与太后骑马,她倒是可以帮忙牵一牵。
替身嘛,做些顺手的小事,她也是愿意的。
回去之后,她让人找了几本诗词来——沈雁归能认得的字不多,却不代表她没有学识。
口耳相传的医术,少不得要背些东西。
诸如《伤寒论》《金匮要略》之类,所有篇章她都是能背得出来的,而且她识得的药,比《本草经》里还多。
奈何京中比学问,不比医学。
诗词歌赋非一日之功,沈雁归一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边还得在日常下功夫。
譬如太后的穿衣打扮、喜欢什么花、爱听什么曲儿,平日性格如何。
待这替身王妃的差事,也算是尽了全心。
是日,翠琅轩。
冯婉言从宫里回来,丫鬟桃红走过来。
“侧妃,王妃果然信了那管事婆子的话,这几日王爷不在时,她又是叫人寻书,又是请优伶弹琴,听膳房那边说,口味都变了呢。”
“我就知道她这个人,惯会口是心非,嘴上说不要,身体比谁都诚实。”
冯婉言哼一声,“蠢货,且等着吧,看你得宠几时。”
“不过……”桃红迟疑道,“侧妃先前吩咐那婆子有几处与事实并不相符,奴婢便嘱咐那婆子改了口。”
冯婉言转身一巴掌甩在桃红脸上,“贱婢!竟敢私自篡改我的决定!”
桃红跪下,“侧妃恕罪,奴婢只是怕搞砸,坏了太、大事。”
“蠢货!我若将实情全部告诉她,样样叫她学了去,岂非叫王爷愈发宠她?”
“可是太后娘娘说,王爷最讨厌别人学她,若是王妃样样都学了去,王爷肯定会嫌恶啊!”
“还敢顶嘴?”冯婉言踹了她一脚,“太后是我姑母,我刚从宫里出来,她说什么,我能不知道吗?轮得到你来教训我?”
她还想继续踹,另一个丫鬟领着栖梧院的人过来。
“婉侧妃,王妃请您过去一趟。”
冯婉言理了理鬓发,仿佛什么也没发生。
然后瞧向来人,见是春褀手下听差的杏儿,她又忍不住开始阴阳怪气:
“绿萼是君临苑大丫鬟,也就罢了,春褀夏安秋绥冬禧不过是栖梧院的一等丫鬟,来给本侧妃传话,竟也不亲自过来?
不把本侧妃放在眼里,连王府规矩也不顾吗?!
如此不知礼数,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小门小户出来的呢!”
她这都已经不是暗骂,而是明着说沈雁归。
杏儿恭敬站着,并不多言。
冯婉言翻了个白眼,懒懒抬眸,“可说了什么事?”
第27章 风波
杏儿回答:“王妃入府将要满月,请两位侧妃一同过去商议家宴一事。”
“行了,知道了,下去吧。”
冯婉言嫌弃地瞥了眼杏儿,“说什么男人的爱不重要,还不是靠着摄政王耍威风?以色侍他人,能得几时好?早晚有一天会失宠!”
杏儿气鼓鼓跑回去,将冯婉言原话复述一遍。
青霜忍不住道:“婉侧妃这样的人,就是欠打,赏她一顿胭脂紫,保管安分。”
夏安也跟着点头,“就是就是!”
“她呀,也就长了一张嘴。”沈雁归起身,“走吧,去栖梧院。”
唐妺那边得了传话,立刻便过来,二人正好一同去殿中,正闲话,冯婉言搭着丫鬟的手,娉婷袅娜地来了。
她半弯着身子,“给王妃姐姐请安。”
“坐吧。”
冯婉言没有立刻去坐,而是看向唐妺。
唐妺离座,给冯婉言行了一礼,冯婉言这才扭着身子坐下去。
杏儿上茶,她喝了一口,夸赞道:
“王妃姐姐这里的茶就是好。”
“都是王爷赏的,妹妹若是喜欢,我让人给你包些……”
冯婉言放下茶盏,拿帕子擦了擦嘴,道:“不必了,同样的茶,姑母也赏了我好些。”
她又在暗示摄政王和太后的关系。
沈雁归只觉得她幼稚。
“好茶养人,所以王妃姐姐近来瞧着这身子骨,愈发硬朗了,这容光焕发的模样,倒显得日前晕倒,跟做梦似的。”
冯婉言虽然不受摄政王宠,但是太后时常召她入宫,也算是为她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