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清随委委屈屈,小小声道:“那我又提不起来……”
纪遇安:“……”
这是拖还是提的问题吗!这明明是重的问题!果然一孕就傻。
“千里千年不在,不是还有王进孔连他们吗,下次这些重活让他们来干,不准再自己动手。”
纪遇安到底是不忍心训自家小夫郎的,只是温声叮嘱。
“他们啊,都被我赶出去外头搭棚子了,这一袋米是我们要吃的,要搬到厨房,其他的都运去棚子那里了,夫君放心,我又不是纸糊的,你的崽儿结实着呢。”
颜清随说着拍拍肚子,肚子里的孩子还很配合地动了一下,把他给乐得不行,真是聪明的崽儿,傻呵呵的爹。
纪遇安和颜清随自从知道茶农的事后,就让钱掌柜出面买了几万斤的大米,打算在附近施粥,没遇到的话就没办法,遇着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有人饿死吧。
纪遇安已经修书回去,京城那边不久应当会派人下来,到时候这些茶农便可以得到安置,可不能让他们现在饿死了。
今日钱掌柜开始运粮过来,等他们搭好棚子便可以煮粥施粥了。
王府的侍卫们,除了身手好,干活也是一把好手,一个早上就把几个棚子都搭好了。
钱掌柜按照纪遇安的要求,招了十几个煮饭婆子过来帮忙煮粥,用骨头汤熬出来的粥软烂入味,细米和粗米混合一起,算是很良心了。
一听有人施粥,附近村落吃不上饭的茶农几乎都来了,这些人都黄黄瘦瘦的,早已经饿到浑身无力,一路过来虚弱得快要倒下了,还有些人都病了,衣服也是破破烂烂的,完全就是一副难民模样,他们捧着热腾腾的粥热泪横流,一个劲的道谢。
看得纪遇安和颜清随心里很不是滋味,之前战事起都没有这么凄惨的景象,如今这一幕却发生在了战争影响不到的江州,怎能不令人心酸。
除了施粥,夫夫俩又买了布,请人做成了衣裳捐给这些茶农,还请了大夫,买了药材,让穆百草带着大夫们坐堂义诊给茶农看病。
白慕容的老管家伤也好的差不多了,他把孩子交给老人看着,也过来帮忙施粥,发衣服,每天都非常忙碌。
有越来越多的人往施粥的棚子跑。
这粥一施,一连半个月,千里千年还没回来,却先引来了潘长海。
潘长海见派去抓白慕容的人有去无回时,他就开始惊惶,这江州城内谁有本事从他手里把人救走,又能把痕迹处理得这么干净。
没有!只能是外来人,所以他慌了。
他查起来颇费些功夫才查到了城外,打听到对方在救济那些茶农,他更加不安了,不管对方是谁,必须先下手为强。
于是他直接率领着人马直奔城外,将纪遇安等人围困起来。
“知府大人这是想干什么?”
纪遇安冷然看着带着一群官兵把他们粥棚围住的潘长海。
他们大量买米买布,纪遇安料到潘长海会查到他们,却没想到对方这么沉不住气,直接狗急跳墙了。
第124章 抓人
这会儿正是大中午,粥棚满是来喝粥的人,除了那些生活艰难的茶农,还有其他各类形形色色的有困难的人,路边的乞儿,路过的行人……简陋的棚子好不热闹。
众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正喝粥喝得欢喜,却被突如其来的官兵围得水泄不通,都是一群普通老百姓,谁也没见过这个阵仗,直接被吓懵了,碗都给砸了好些个。
那些之前在官衙告状吃过亏的茶农更是瑟瑟发抖,对于知府和官兵都是敢怒不敢言。
王府的侍卫迅速飞身出来,护在纪遇安和颜清随的身前,冷眼盯着潘长海,敢动王爷王妃,这个知府好大的胆子,他们已经做好随时拧下他脖子的准备。
原本害怕的众人,见此,也壮着胆子纷纷站了出来,要保护这个救济了他们大半月的恩人。
纪遇安和颜清随只做自己觉得该做的事情,他们施恩虽不求报答,可看到这个场景心里不禁觉得温暖,一切都值得。
潘长海看着纪遇安这些身手不凡又临危不惧的属下,和护着他的百姓,心中更加坚定对方身份不简单,也愈发觉得此人留不得。
无论他是谁,决不能让他出了江州,否则自己绝无活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潘长海是打定了主意今日要拿下纪遇安。
双方战火一触即发,除了纪遇安和他的人,其余人心里七上八下的,心中擂鼓似的,腿也在不停打抖,他们哪里经历过这样惊险的场面。
“潘长海,你好大的胆子,我们家王爷的场子你都敢砸!”
王进得到自家王爷的首肯后,开始曝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