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媳这迫不急待的样子想什么呢?顾菲菲有些疑惑,算了不管,她先喝芝麻糊。
刘娇杏拿着莲蓉酥,分成两份,不多不少二房四房各得六块,放进了干净的碗里,端着碗眉开眼笑的往西厢去,边走边竖起耳朵听,这么安静?是不是太安静了点?都在干什么怎么连说话声都不见有?“老二媳妇,在干什么?”没进屋,她扬声说话:“娘让我送莲蓉酥过来。”
“没干什么。”朱凤喜收起重重心事,脸上带了笑:“哪来的莲蓉酥?”
刘娇杏进屋瞄了眼,二弟在睡觉?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看样子昨晚确实喝了不少,将碗放二妯娌手里塞,也不坐,就站在门口:“昨儿阳德买回来的,阳鸿出的钱买了两份,娘尝了口觉的好吃,让我拿着分二房四房一些,都尝尝鲜。”
“这,这可真是,谢谢大嫂了啊。”朱凤喜心里藏着事也没什么话,笑了笑接过碗。
见二妯娌心不在蔫,刘娇杏没了打探的心思:“我去对面。”她扬了扬手里的碗:“你忙你的。”快要转身离开时,她又说了句:“有什么事,跟我说说也行,咱们妯娌间,没什么是不能说的,别自己一个人瞎想。”
朱凤喜应了声嗳,愣愣的看着大嫂朝着对面东厢去,四妯娌笑着迎大嫂进屋,两人说话声一个大一个小,隐隐约约的随风飘过耳边,她听着,又看了眼手里的碗,莲蓉酥很香,她慢慢的走回屋。
第42章
申时初,店里陆续来客,大部分都是冲着乌梅汤来的,说顾记的乌梅汤和佳膳居的乌梅汤一样好喝,县城佳膳居一碗乌梅汤需八文钱,还得坐一个多时辰的牛车,太远。顾记一碗乌梅汤三文钱,又近,喝的多了,名声越传越响,连隔壁松林镇都有人慕名前来,今儿这桌客人便是从松林镇过来,一口气点了十碗乌梅汤,五个人每人喝两碗。
柳春香瞧着这架势,赶紧吩咐儿子进灶屋,再煮一锅乌梅汤。
来客点好菜,顾阳德记着菜单匆匆往灶屋去,站在门口没进,大声念着菜名,在里头忙活的顾元良回了句收到。刚回到前面店里,就听见六婶喊他:“阳德,这边上两碗乌梅汤。”
乌梅汤须冰镇过喝起来才够劲儿,因此煮好的乌梅汤都会装坛搁在院中的井里,来客点了汤,得进后边院子小心翼翼的从井里提出乌梅汤,倒上两碗,再将坛小心翼翼的放回井里,很是麻烦没办法,天热来客吃的就是清凉冰爽的乌梅汤,借此店里的生意是愈发的红火。
两碗乌梅汤趁着刚出井,放盘里,顾阳德稳稳当当的端着大步往店里去。
“来了来了,一天不喝上两回,我这心里不得劲儿。”
顾阳德端着盘都没来的及将乌梅汤端上桌,坐在桌边等待的顾客已经迫不急待的伸手自己端,他赶紧调整姿势,弯腰上半身略略向前倾胳膊往下压,方便顾客更好的端乌梅汤。
柳春香送了菜单去灶上,见着正在上乌梅汤的大房侄子,很是满意,并暗自得意幸好她将人调到了前面店里,阳德做事是真的粗中有细特别周到,这份细致连文觉都比不上。
正高兴,柳春香余光瞄见有个熟悉的身影进了店,认真一看,果然是娘家大嫂。
柳林氏对上大姑子的视线,笑了:“三妹,店里忙着呢。”
大嫂一开口,柳春香下意识的瞄了眼不远处的大房侄子,心里微微发紧,脑子还没想明白要怎么应付,人已经往大嫂身边走,拉着她脚步匆匆往后院去。她知道大嫂过来是为了什么,除了要钱不会有别的事。
大姑子这是干什么?怎么像是躲着什么似的?柳林氏皱着眉头,有些不高兴,怎么娘家大嫂过来就这么见不得人?“三妹,一些日子没见,咱们姑嫂见个面也的偷偷摸摸?这是要避着谁呢?”
进了堂厅,柳春香松开了大嫂的手,笑盈盈的说话:“大嫂来了总不能在店里招呼是不是,现在店里乱着呢,还是后面屋里清净也更好说话,大嫂你坐,我去端茶来。”
“不急不急。”柳林氏拉住大姑子的手:“一会还得赶回去张罗晚饭,我啊,趁着有点空闲过来趟,不为别的,就是你侄子晨志啊,近来颇得陈夫子赞赏,陈夫子下月初与同窗友人相约去南台山赏花,亲口说了要带晨志一起去,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呢,陈夫子的同窗一水儿全是秀才,晨志能跟着去一趟受益非浅啊!”
大嫂没说话时柳春香略有不满,想着娘家就知道找她要钱也不体谅体谅她一个出嫁女在夫家多么不容易,但是当她听到大嫂的话后,双眼一亮:“真的?陈夫子亲口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