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菲菲在屋里写帖子,顾元初拿着帖子登门,诚邀诸亲友。
朱凤喜柳春香两个忙着洗三宴,刘娇杏接了宅子里的事务,张婉桃带着奶娃顺便看顾杨妮儿母子俩。
待洗三宴的热闹过去,连着两场喜席办下来,整个顾家男女老少都瘦了一圈。
事情还没完呢,顾元初说他上唐家时,听唐家人那话里话外的意思,虽很是隐晦,他琢磨几日,八成不是错觉,是想让顾家上门提亲。
顾阳德与唐家孙女,虽未明说,镇上有名有姓的人家都晓得,没什么特殊情况,两家是要结姻亲的。
一件事是事,两件事是事,三件也不怕。
先挑一个上好的吉日,挑好日子,开始着手准备提亲的一应事务。
顾阳德没旁的事,就去外边蹲大雁,能蹲到大雁,活捉,是最好的,没蹲到,到时再另想法子,且先去忙着。
接着是喜饼喜果,往外头打探一圈,近些年纳采礼,喜饼喜果各六担,各色料子皮毛,再来一只贵重的首饰压轴,首饰是给小姑娘的,若女方同意,当日便由刘娇杏亲手将首饰拿给小姑娘,或插头上或戴手上。
顾家靠做吃食起家,六担喜饼就在前头大厨房张罗,柳春香接了这事,喜果需往外头买,红枣桂圆花生柿饼等,都是带着好兆头的,料子十二匹,皮毛十二件,由顾家四兄弟自个去外面淘。
最后是压轴的首饰。
顾菲菲思来想去寻了陈老太太帮忙,顾家底子薄,她也好儿媳手里也罢,都没有能拿的出手的好物,没点家底熏陶,也不太分的清里头的区别。
陈老太太没有推辞,很是爽利的应了这事。
顾菲菲给的是一百两的银票,陈老太太寻来一只钗,镶了红宝石,特别亮眼,看着就金贵,价钱倒还好,才几十两银。
“越是老物件越值钱,作工粗了些,上头的宝石不差呢,油亮的很。”陈老太太拿这事当自个的事办,下了真功夫。
顾菲菲越看越喜欢,这钗确实好,镇上的铺子里没这么好的货,她腆了脸笑着说:“一事不烦二主,再有这好东西,老姐姐帮我留着些,多少钱都行,家里子孙多着呢,先备着总不差的。”
她又拿了一叠银票出来。
“也就是你,换成旁个我可不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陈老太太笑着接过银票。
顾菲菲记在心里,想着忙完这阵,且得弄点好的招待老姐姐。
顾阳德捉了两只大雁,离纳采还有两日,他精心伺候着,到了吉日,两只大雁仍活蹦乱跳的。
请了镇上有名的媒婆,按理顾元初不需要出面,唐家是镇上头一份,顾元初一个老秀才,嗯,纳采这日他也去,夫妻俩带着儿子顾阳德,随媒婆往唐家去,后头跟着家里的长工,挑着喜饼喜果料子皮毛,就这么一路走,顾家还没到唐家,整个镇上都知道,顾家今儿去提亲,气势很是不错哩!一般人家下聘都没这般阔气。
整个唐家上上下下都很开心,顾家这门姻亲结的真不错,体面。
合过八字,两人是天生的一对儿,又送小礼,接着便是正式下聘,也称大礼。
冬日一过就着三月暖阳的好天气,顾阳德成亲了。
第154章
顾菲菲记得旧岁陈老太太帮助良多,春暖花开的时节,露了脸的太阳不冷不热,她写了帖子往陈家去,邀陈老太太外出踏青。
不带旁人,就她俩。
慧妈妈可以带,顾菲菲晓得慧妈妈于陈老太太而言,是不一样的,随意丢不开。
几个儿媳听说婆婆打算自个出门,都不太同意,可她们哪里管的住,顾菲菲要做的事,没人管的住。
只道:“家里事多,你们忙着,我又不是独个出门。”
陈家驶了驴车到宅门前,车上坐着陈老太太与慧妈妈,刘娇杏等四妯娌送着婆婆出门,站在门口,眼巴巴的看着她上了车,驴车自她们跟前缓缓驶过,没一会,就出了南街。
刘娇杏心里空落落:“娘咋地不喊个跟着?真就一个人出门。”
“家里确实一堆事。”朱凤喜接了句,又说:“慧薇刚进门,阳德在铺子里忙着,大嫂若与娘出了门,留慧薇一人在家中,也是不太妥当。”
“月莲春兰都在呢。”刘娇杏回着话,想到白白胖胖的孙子,会走路会说话,可劲儿的闹腾很是调皮,素日里月莲帮着搭把手,春兰都有些吃不消:“我回屋里瞧瞧去。”还是娘想的周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