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元正顾元杰顾元良三兄弟得知大哥归家,纷纷放下手头的事往后宅回。
顾元初回来是大事。
一时半会店里的生意是顾不上了,柳春香没急着往后宅赶,她领着长工们忙碌了半个多时辰,安安生生的将刚刚开门没多久的店铺又重新关上。
主家有喜,长工们跟着沾光,今儿歇一天,所有长工包括在老宅干活做事的,每个人都可以到朱凤喜手里领二十个钱,三斤粗粮。一家老小都在顾家的,粗粗算着光喜钱喜粮合一块儿算着就值二三百个钱呢,这下儿,长工们也笑的合不拢嘴,比过年还要高兴激动。
正屋里,顾元初在口若悬河的说着前些日子考院里的那些事,都知道他的话里掺着水,很是夸大其词,众人却仍听的津津有味,所有人都看着他,目光认真眼里带笑,一脸的与有荣蔫,已经飘起来的顾元初直接飘到了天上,此时此刻就是他人生中最最舒坦的!
下午回村祭祖。
村里已经有很久很久没有出过秀才,顾元初考上秀才,不仅仅是顾家的人,更是整个村子的大喜事儿。
顾菲菲是半路穿来的,有些习俗不太了解,不过她有四个好儿媳,其中朱凤喜柳春香能力很强,无需她费心劳神,妯娌两个带着大嫂就把祭祖这事办的漂漂亮亮圆圆满满。
忙完祭祖,一家老少回了镇上顾宅。
尽管今儿累了一整天,却也没得停歇,还得商量着摆席宴一事。
这事宜早不宜迟,倒也不是旁的,而是顾家二房的三孙媳杨妮儿临时临月,指不定哪会儿就要生了。生孩子这事,属突发事件,什么时候发动什么时候生都没个具体。防止这两桩喜事撞一块儿,顾元初考取秀才摆宴一事,就得麻溜儿的张罗。
喜讯初传来时,顾家就开始为请宴摆席作准备,备了个七七八八的,今儿晚上主要是商量一些琐碎的细枝末节,以及顾元初个人的人情往来,他对整个宴席的一些想法与安排等。
这里头事多着呢,比办婚宴满月宴要复杂的多,顾家老少你来我往的说着话,一直到子时初,夜静更深时分,总算是将整个宴席的章程捋的差不多,明儿全家为此忙碌,后天正式开宴。
第153章
平口镇的秀才一只手可以数的过来,这块地儿文风不昌,便是县城里头也没多少秀才。
顾元初考上秀才,算是大器晚成。
前头铺子里摆了桌席,亲朋好友坐里头,外头街上摆了流水席,同村乡邻四周街坊都可以吃。
场面很是风光。
一整日下来没有出半分差错,镇上有名有姓的富户看在眼里,嘴上不说心里却是有计较。顾家根基浅,浅是一回事,一家子行事稳的很,不像刚从乡下出来的,顾家的几个儿媳也很不错,一个比一个有主意能担事,真是教人眼馋。
福运来了,真是挡都挡不住啊,顾家是祖坟冒了青烟,到了要起势的时候。
这里的人尤其信神佛,顾家起的这么快,混了大半辈子的老头重新捡起书竟真的能考上秀才,没点运道,说不通啊。
得罪人可以,举头三尺有神明,就得谨慎些。
顾菲菲没来的及感受外头人对顾家玄之又玄的微妙心思,三孙媳杨妮儿发动了。
杨妮儿生的有些艰难,傍晚肚子疼,有些见红,疼到次日上午,整宿没睡,人虚的不成样子,没生下来,顾菲菲见情况不对,让二儿三儿去外头再请接生婆,以防万一去村里将吴大夫请过来。
镇上及周边能请过来的接生婆有三个,算是吴大夫,共四个,接生婆在里屋,吴大夫先前进去把了脉,说是不着急,他暂坐外屋先等等。
疼了一宿,许是有些麻木,杨妮儿没胃口,硬着头皮吃了碗面,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的睡了会,实在是疼的厉害,她又醒了,就这么折腾了一个白日,天麻麻黑的时候,吴大夫帮她行了套针,三个接生婆也各使了看家手法,后半宿一个男娃哇哇落地。
幸好请了吴大夫来,三孙媳出现血崩,及时止住。
一场生产算是有惊无险。
天亮后,顾家的儿媳们忙忙碌碌。
顾晓方往老丈家送喜,顾元正往舅家送喜,往宅门前挂弓,到街上买鸡蛋,厨房煮喜蛋,见着门前的弓,街坊邻居会上门道喜,需送两个喜蛋。
前头的铺子近两日又不得开门,趁着天不冷不热,张罗个洗三宴,回头满月就自家热闹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