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县长倒是第一次听说,和周秘书对视一眼,身后跟着的记者更是好奇。
果然两人下一步就说:“能带我们去看看吗?”
几个人带着记者直奔图书室,他们先去的是后山学校里面的图书馆,图书馆面积大些两间房子中间直接打通一排排书架很是震撼。
江县长一行人一开始以为可能就是两个书架,没想到竟然非常正规,不仅书架有分类还有借书卡。
学校今天特意放了一天假让孩子们长见识,所以他们一路进来很安静,进来刚想说话就看到一位老人非常安静地在这看书,他们的动静也没有干扰到他。
他们顿时放轻脚步,记者更是将镜头对准了他。
这位老人就是周校长,他没有去热闹的民俗活动反而躲在角落里认真翻阅着一本书,阳光洒落在他的银发上面这是一幅完美的构图。
江县长压下承前喊人,几个人没有打扰他看书很快离开,这回不仅江县长就连身后跟着的京市记者都相信了他刚才的话。
从图书馆出来周承前带着几个人往村委会去,“因为村里文盲比较多,像我以前就是。”江县长看向他的娃娃脸,有些疑惑。
京市日报的记者直接问了出来:“哥,你这也不像啊?”
“哎我都五十多了。”周承前没想到一把年纪还能装嫩。记者不好意思地看了看:“你可不像!”周延鹤笑着说:“承前确实五十多了!”
“村长不提年龄了,我以前确实不识字,但是自从润玉回来后我看他一点点用所学的知识让我们石年村赚到钱,我就萌生了学习的想法!”周承前感觉自己有点俗。
江县长不觉得:“从实际出发,不能吃饱肚子什么都没用!”
“领导你说得对,小玉不仅让我们吃饱肚子,他的思考不仅感染了我们年轻人,这次更是将几个村子联合了起来!”
“叔这回我可没做什么,是你的想法打动了他们。”周润玉摇头。
“承前的想法打动了我们,润玉的能力让我们相信这场民俗活动能办得更好!”七排村的村长悄悄出声,他的话更是得到大家的认同。
周承前就是这样想的,要是没有小玉他的想法再好这些习惯保守的老家伙也不敢跟着他干。
打开石年村村委的小图书室,大家被窝在这里的人惊到了:“你们没去看民俗表演吗?”
听到开门的声音大家都抬起头不好意思地想要将书往后藏,周润玉也没想到这里不仅有石年村的人,还有七排村等村子的年轻人,大家都很专心地一人抱着一本书谁也不打扰。
七排村的年轻人连忙站起:“对不起,我们听润池哥说了图书室想来看看就求了求他。”
周润池感觉这次自己闯大祸了,本来炫耀没忍住他们求情,但没想到直接让领导们撞见了这样的场面。
周延鹤笑了笑没怪人:“很好啊,我们的图书室就是让人来看的,你们村的人看书我们也欢迎!”江县长更是说:“不好意思打扰你们看书了。”
周润玉笑着让他们坐下,几位领导和年轻人交谈很是亲切。
从图书室出来他们都有些沉默,原本京市的记者只是对民俗好奇,因为这是开放以来第一个有特色的活动,没想到不止民俗办得有特色,整个村子的这种学习的氛围紧紧抓住了他的眼球。
两天后,这份报道就牢牢占了京市日报的整个版面:民俗——论石年村一位小村民的点子。
报道详细地将这种形式记录了下来,最后更是大力表扬了年轻村官的带动下整个村子优秀的学习气氛,焕发出活力与生命力!
报道的结尾加上了润玉的话:当地文化特色是唯二不可丢失的东西!
石年村将报纸贴到了他们村子的公示栏,每个村民走到这里都会长时间驻足。
周润玉买了一份直接贴到了村委会,村干部们更有动力了。自从民俗表演后,整个村子连带着附近的村子好似拧成了一股绳,大家奋力往前冲!
周润玉更是接到了不少全国各地想来参观人,最后接不过来直接让孙瑞在电话前将大家的来电一一记录。
“这次活动举办得很成功!我们村更是得到了省市的表扬,村里的学习气氛更加浓厚了!”周延鹤本来一开始以为只是个简单的民俗表演,后来没想到居然得到了这么大的关注,最后更是石年村这种优秀的学习氛围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承前和小玉的功不可没!”周延鹤带头鼓掌,台下的村民更是将手都快拍烂了。
周承前面色红润更像是年轻了十岁:“我是从书上了解到的,小玉鼓励我更是将他以前做的计划书交给我参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