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九零当村官(重生)+番外(181)

作者:水饺蘸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次大型活动,不仅几个村里的年轻人都被派了出去,连齐峰都安排了活动:机动医药师。

神农祭两个部分,首先是有关于神农的传说,他们将传说刻画在了石板上供来参观的人观看,在润玉生动有趣的讲解下所有人看得津津有味。

参考的几个村子的村志更是手抄了一份,就放在一旁供人翻阅。石版画是地黄村的刻制石板的老人带着传承人废了几版之后,一点点刻出来的。

故事不仅将石年村的传说融了进去,更是融入了其他村子的传说。附近村民都听出来自己村子传说的一部分,相同又不同。

更有趣的将神农这个人刻画得更加生动,让人更好奇几个村子是否真如传说一般。

第二个环节就是神农祭,祭祀在石年村祠堂外的广场上,可以容纳几百人,他们一行人集合后,由年龄大的老人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带领,剩下的按辈分依次站面向地皇山的方向,鞠躬向神农祭拜祈求风调雨顺。

周承前主管调度,润玉拿着喇叭主持。

几百人的盛大场面配合着喇叭放的音乐,场面非常盛大,周润玉拿着喇叭:“一祭神农以求风调雨顺”。江县长和周秘书跟着周延鹤等人站在一起,带领几百人同时鞠躬进行神农祭的场面盛大又壮观。

场面鸦雀无声,庄重又带了几分神秘。

神农祭完毕后,就是民俗展示。石年村最出名的除了药材之外就是刺绣,他们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在刘巧曼和吴美玉的带领下准备的:一幅神农尝百草的刺绣壮丽地立在九头村民俗展中央。

京市的记者拍完这边宏大的祭祀场景,就开始拍摄已经布置好的民俗展,民俗展也是围绕着神农的故事开展,集合了几个村子的特色,中草药、刺绣、竹编等特色的小东西。

七排村他们的竹编很精巧,还有的用竹编将神农尝百草的小故事编制成了一幅宏大精美的画,京市的记者一眼就看中了拍了很多张照片。

“叔,你们这个卖吗?”被问到的老人有些懵,看了看拿着黑色大家伙的人又望了望他们村的人。

“叔,你不用怕,记者问你卖不卖?”穿着汗衫的老人摩擦自己粗糙的手心里的汗小心地说:“同志不卖,你要的话直接送你!”

周承前带着几位领导过来观看时就看到了这一幕,身后省里的记者将这一刻的画面记录在了相机里。

“叔你辛苦编织的,为什么要送我?”年轻的记者不懂,老人露出真挚的笑容说出了缘由:“哎我年纪大了去不了首都,我的画能帮我看看也好。”

说着说着老人忍不住落泪,他是村里年纪比较大的手艺人,这次七排村的村长告诉他这个好消息时他黑天白夜的编,为此不舍得点的蜡烛都用了好几根。

记者听着周围人的讲解,看到他手上的伤口不忍心地问:“这是你编时划到的吗?”

他紧张地缩回袖子生怕人看不起:“天黑没看到”。

“你还要吗?”说着小心地看了眼画。

“大爷我要,但是钱一定得给!”记者被感动避过人擦了擦眼泪语气有些哽咽。

民俗展上的刺绣也惊艳了大家,大的神农尝百草,小的一幅幅关于草药的小故事,精美的药材刺绣小手绢,不仅来参观的人想拥有连周秘书都买了几条打算带回去送给女朋友。

坐在台下看着村民们羞涩中带着几分生疏的民俗表演,江县长和周秘书给周承前还有润玉竖了大拇指:“石年村的人总是让我刮目相看,这次民俗活动虽然有些青涩但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特别是你们将本地的中药文化还有特色融入了进去,以后可以考虑一下加入旅游。”周秘书的话给他们也提供了新的思路。

“咱们这里的山景、海景都很美,在不破坏本地特色的情况下可以融入进来。”江县长更是鼓励大家勇于思考。

周润玉将他们的话记录在本子上后回道:“周秘书的想法正是我们下一步的着力点,我们村子的这种特色不丢失的同时,在中药种植的发展中文化更是大力发扬。”

“文化是立足的根本,中药种植是发展是村民的钱袋子。”江县长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

“所以我们这次也是一次算得上比较成功的一次尝试吧!”周润玉将周承前推到前面。“承前叔在这方面的想法很值得我学习。”

周承前也不露怯:“领导这回算得上小小的尝试,下次相信我们会完善得更好!”

“年轻人想法很好!”江县长夸奖道。

周承前也不贪功反过来夸润玉:“多亏了小玉捐的书,我也是从中发现的,现在我们村的学习气氛可浓厚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