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快步走过桥去到另一边的镇上,这一次洪水,镇上也只是边上的一排居民楼被淹了,其他都没什么太大损失。
热集的时候这边镇上依然很多人。
文浅只要有机会上街就一定会去的,一去她总要花些钱买点儿什么,想要多放一点东西进空间里。
她觉得她都存上瘾了。
人们都在谈论的这一次的洪水,洪水在这条街上没有造成伤亡,但听说上游有人抱着孩子。在桥边看热闹,孩子掉下去了,到现在都没找到尸体。
文浅着实不能理解人们看热闹的心态,站远一点看不行吗?
她一边听周围人的聊天,一边等锅中旋转着的发面粑粑开锅。
这条街上唯一一例洪水之后造成的伤亡是一位大爷,在洪水之前就离开了家中投靠亲戚,等洪水退了之后,和家人们一起回来做卫生。
洪水过去的第二天,河水水位已经降下去很多了,大家都在往常的河边台阶,打水清洗东西或者沁拖把。
正中午很多人都在家打扫累了午休的时候,这位大爷拎着拖把去清洗,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他的家人以为他到处遛弯了,过了几小时从这边村子找到那边镇上没有见人影,这才怀疑出事了。
后来果然在台阶不远处发现了溺水的尸体,可能是当时不小心滑下去,然后周边也没有人。
于是也就没有人发现或者施救,就这样溺水身亡。
家人哭嚎着把人往家里抬。
躲过了洪水,却死在了洪水之后。
人们感叹着世事无常。
第50章 寻找备用点
文浅的老家天是晴了,别的地方还在下雨。
去年干旱,冬天雪灾,今年洪水,人们越发的不安。
即使再怎么调控、救灾和抢险,人们对于未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担忧。
此时世界各个地方都遭受着不同程度的灾害天灾人祸,新闻上都很难找到好消息。
即使再怎么安慰和鼓励,往日枯燥平淡的日常终究无法回来。
人们开始反省之前是不是太不知足,水龙头一拧开就有水,开关一开就有电,交通便利,生活方便。
虽然上班上学很辛苦,但最起码春夏秋冬吃饭睡觉都很正常。
而现在总是遭遇极端天气,并且不给人喘息的机会,让人连之前普通的奔波操劳的生活都无法接着往下过。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人们对灾难的恐惧和绝望。
有人趁机收敛钱财,他们看破很多人的脆弱心理,以安抚他们为由,以给他们信念和支柱为由,拿走了他们的积蓄。
好在这一行为被国内禁止,国内是不允许有这种事情发生的。
明明灾难还没有让人倒下,但是他们散尽家财的行为使得家庭破裂,信任和亲情消失。
当然远在他国的事情,文浅也就只是看一看新闻。
她在家中的墙上挂上地图,然后在上面寻找备用地点,当她离开了这里,接下来可以去哪里。
可以在哪里暂时落脚,可以在哪里长远生活,她想要找一个比圆凹人更少的地方重新开始。
毕竟她想要埋的那家人后面如果过不好,说不定又会来找她的麻烦。
文浅甚至萌生在自己离开之前先解决掉那家人的想法,但是既然要走似乎也不必去沾手了。
她的第一选择是往西边去,东边海拔更低,人口更密集,是首先排除掉的地方。
西部更广阔,地广人稀,但她还不确定具体去哪个地方。
太出名的地方、路线和景区她要率先排除,最好自己的活动范围内没有邻居,这一点很重要。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有一个好邻居固然好,但是没有邻居总比旁边一个人心怀不轨强。
文浅原本就很难信任别人,加上自己有空间之后,就更不敢相信别人了。
于是她在网上和自己储存的书中寻找各种资料,她去的地方,最好还能让自己种田或者放牧。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囤货她需要一直持续才行。
毕竟空间里的东西都是自己一点一点囤的,终究有用完的时候。
她自己又没有什么大本事,预计挣不了大钱,更不敢为非作歹。
毕竟那些违反刑法的发财方法她还是没有胆量去做的,她只想避开,并不想在任何人群中杀出血路,那不是她的风格。
这就意味着她没办法趁乱捡漏,等到世道乱了去零元购,而且像她这种小身板儿反而是会被人盯上的,所以她要早做打算。
在交通系统没有崩溃之前,她还可以利用便利的交通方式缩短迁徙使用的时间。
等到时间太晚想用双腿走,又或者随机使用车辆,那个时候难度就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