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原本一心一意只想帮言公子夺位,可自光禄寺一案后,所有的一切,都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她好像不仅帮了言公子,还误打误撞地意外帮了景宁帝。
如今晋商叛国大案已经有了着落,南直隶逐渐浮上水面,国库也有了大笔的银子。眼看着大昭正在逐渐变好,那她和言公子的造反计划,还有意义吗?
这一刻,她忽觉有些希望,当初言公子说“改辅佐景宁帝”的话是真的。
可她又不敢就此真的放弃造反的计划,毕竟现在对景宁帝的了解,也只是一点点表面。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的揣测罢了。若现在的局面,只是她和言公子误打误撞扶持下造成的,那景宁帝,还是不堪为帝啊。
哎……蒋星重烦得紧,她忽然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蒋星重这一下午,都在屋里盘算纠结,时不时就看看那盏瑞鹤宫灯。
她想找言公子商议一下,可又不敢找。若是言公子一心想要造反,她现在说出这些疑虑,不就是等于有了二心吗?可若是不说,一旦景宁帝不是个昏君,叛国逆案之后,大昭越来越好,言公子再造反,她岂不是就成了误国的罪人?
哎,烦!
蒋星重辗转反侧,坐立难安。
不知不觉,天色昏暗了下来,外头叫她吃晚饭她都没去,实在是没心思吃。
不知又过了多久,天色彻底暗下来,蒋星重正欲起身点灯,却忽地听到外头传来声声鸽哨。正是之前和言公子约定的暗号。
蒋星重的心蓦然揪起,说起来,她和言公子也有一月未见了。
可现在……蒋星重再复蹙眉。
纠结半晌后,蒋星重起身,拿起放在桌上的冠帽重新戴上,大步朝外走去。
管他的,先去见了再说。如此叛国大案有了结果,言公子怕是也有事跟她说。
不多时,蒋星重来到东厂院外,本欲直接去东华门处的影壁后,怎知没走几步,却听到身后传来言公子的声音,唤道:“阿满。”
蒋星重回头,正见言公子一袭月白色道袍,手持一盏灯,另一个手里还提着一个食盒,静静站在东厂的院墙边。
蒋星重忙四下看了一眼,见无人注意,小跑上前,低声道:“你怎么没过去?不怕人瞧见?”
离得近了,蒋星重方才发觉,言公子眼下的乌青愈发严重了。
谢祯冲她抿唇一笑,对她道:“宫里我都打点好了,你随我来,我带你去个地方。”
第061章
蒋星重闻言, 许是心怀鬼胎本就有些心虚的缘故,心间冒出些许忧虑,但谢祯已经往三座门的方向走去。
蒋星重三两步追上谢祯,侧身道:“去哪儿啊?若是被人瞧见, 不大好吧?”
谢祯闻言侧头, 目光落在她的面上, 抿唇一笑,对她道:“便是叫人瞧见, 那也是大臣同太监说话,有何不可?”
蒋星重愣了一瞬,笑道:“也是……”
念及此, 蒋星重便没再多想, 跟着谢祯继续往三座门的方向走去。
边走,蒋星重边问道:“你今日也住在宫中吗?你可有在京中购置宅院?”
谢祯闻言回道:“晋商叛国大案,虽是今早方才公布,但李正心是一个月前回来的。这一个月来, 着实是忙。尤其赵翰秋还带回三万万两白银,户部要点数登记,更忙,买宅子的事, 尚未顾及。”
那确实是,三万万两白银,光点数怕是都得叫户部点个十天半个月的,言公子又本在户部供职, 这几日, 怕是都忙得脚不沾地了。
念及此,蒋星重叹 道:“三万万两白银, 当真是个天数。景宁帝怕是再也没有国库空虚的掣肘了。”
谢祯唇边出现一丝笑意,侧头看向蒋星重,目光深邃,感慨道:“是啊,天数。三万万两,这是一笔足以改变大昭现状的数目。”
谢祯手中的宫灯,散发出暖黄色的光芒。那暖黄色的光团将二人裹在黑暗中,光线落在蒋星重面上,显得她格外如梦幻般美丽。
谢祯的目光沉沦在她面上,眼底潜藏着深不见底的温柔,还夹杂着浓郁的欣赏与感激。
若无阿满,何来今日?
这满朝文官,全部凑在一起,都不如一位一心为国的姑娘。
蒋星重看着宫灯光线下自己的脚尖,心间依旧复杂,她不由问道:“言公子,叛国大案已经了结,没了晋商给土特部卖情报,想来要不了多久,流寇便会彻底清剿,国库也有了银子安抚灾民百姓。内乱……”
话至此处,蒋星重不由觑了一眼谢祯,重新组织了下语言,这才接着道:“内乱想来不会再起,我们趁内乱造反的计划,恐怕不好实施了……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