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谢祯拂袖离去。
百官目送谢祯离去,霎时间整个朝堂之上,弥漫起一股灰败颓唐之风。重启宦官,他们之前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白费了……
今日早朝的动静实在过大,叛国逆案的消息,很快传开,尤其本就在宫中的东厂,几乎是前脚谢祯刚回养心殿,后脚圣旨就到了东厂。
蒋星重接到圣旨时,人都是恍惚的。她怎么忽然就成了京营的提督?
一旁的王希音笑道:“恭喜蒋掌班。”
蒋星重连忙回过神来,对王希音道:“也恭喜厂公。对了厂公,京营提督,具体是怎么回事?”她听说过,但未曾详细了解过。
王希音笑了笑,解释道:“京营算得上是陛下禁军的一种,直接负责陛下和皇宫的安全。由忠勇营和勇卫营组成。其中忠勇营皆为宦官,勇卫营虽由宦官领导,但都是正常男子。李正心如今掌了忠勇营,关于忠勇营的事,你算是他的上司,忠勇营的事,你同他商议便是。但是勇卫营不同,虽然勇卫营名义上由恩禄公公掌管,但他要伺候皇帝,恐怕就需要你亲自领导,把控实权。勇卫营名义上给恩禄公公,其实就是给了他一个关键时候的指挥权而已。”
蒋星重闻言了然,如此看来,她此番担当重任了,想来也是言公子运作的结果。成了京营提督,还是直接负责皇帝和皇宫安全的职位,这日后岂非更方便造反?言公子谋划得可真周到。
蒋星重看着圣旨上“忠君爱国”四个字不禁想笑,爱过不假,至于忠君嘛……呵呵。
蒋星重收好圣旨,看向王希音道:“叛国逆案怎么回事?咱们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吗?”
第060章
蒋星重着实是好奇, 李正心之前被言公子运作安排去了山西查晋商,怎么忽然成了叛国逆案的大功臣?
王希音心中也是好奇,向蒋星重回道:“打听消息的人出去有一会儿了,应该快回来了。”
蒋星重闻言点点头, 与王希音和孔瑞一同静候。
这些时日天气好, 王希音、蒋星重、孔瑞等人就喜欢搬了凳子在院里坐着晒太阳, 有什么事就在东厂院里商议。还搬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着茶水。
有时候面对东厂这样的景象, 连蒋星重都觉恍惚。眼前的景象分明就是寻常亲朋好友相处时的场面,难以想象,这会是叫整个文官集团闻风丧胆的东辑事厂。
约莫又过了两盏茶的工夫, 王希音派去打探消息的小太监这才匆匆回到东厂。
椅子上坐着的蒋星重三人不由坐直了腰背, 王希音忙朝那小太监招手。
小太监跑上前来,蒋星重立时身子前倾,问道:“怎样?打探清楚了吗?”
小太监行礼道:“回掌班,打听清楚了。此番是个叛国大案, 山西那边,晋商、官员、部分边境将士,相互勾结,竟是已卖国数十载。”
“什么?”话音落, 蒋星重怔住。
王希音和孔瑞面上也没了笑意,王希音忙道:“细说。”
小太监闻言,立时将今日朝堂之上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 没落下一丝一毫的细节。
蒋星重静静听完了一切, 她坐在椅子上,整个人神色泛白。
前世的一幕幕再次涌入脑海, 心间翻涌起无数复杂的情绪,蒋星重久久无法回神。
竟是晋商卖国!竟是晋商!而且……他们竟是已卖国数十载,数十载啊……
蒋星重蓦然红了眼眶。
她一直以为,是景宁帝好大喜功,所以才要在国库空虚,国家内忧之际收复辽东。可那日言公子说,是赵翰秋提议要收复辽东,意欲作为破局之法。
都错了……前世景宁帝、赵翰秋,还有卢捷,他们对土特部局势判断的都错了。她也错了,误解了景宁帝。
他们想到的破局之法并无大错,只是都不知土特部早已联合晋商,晋商背地里一直在卖国。
所以,景宁帝根本没有好大喜功,而是费尽心力地一心想着破局,想要救国家于危难。
晋商卖国,这谁能想到啊?便是连前世,景宁帝自缢,国破家亡之后,晋商卖国的消息都未曾暴露一丝一毫。景宁帝又怎能知晓?
蒋星重骤然闭目,泪水从眼眶中滑落,一时痛心不已。
方才那小太监说,今日早朝之上,景宁帝怒极痛斥百官,他说“尔等,皆可杀。”
蒋星重再次想起前世,景宁四年,景宁帝重启宦官,自那之后,直到大昭灭亡的那一年光阴中,他朝令夕改,滥杀文武大臣,宛如一个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