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乱之下,有弟子来报,那两名渠山氏人已不见影踪。
看守那两名渠山氏人的战堂弟子自顾不暇,晕头晕脑间发现两人挣脱绳索时,为时已晚,那两人动作迅捷,似乎根本没受到林间雾瘴的影响,很快摆脱了追踪,消失在丛林深处。
薛铮沉吟片刻,道:“罢了,此时需尽快离开这里,否则瘴气吸入过多,怕对大家身体有损。”
尹玉点点头,“走吧。”
按照明坤的地图走了大半天之后,众人发觉溪流在侧,竟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只是经过了大半天的时间,小溪的流水重新变得清澈。
大家面面相觑,稍事歇息后再次出发,这次,尹玉在经过几棵参天大树时,都用剑在树干上刻下标记。
然而绕了一个多时辰后,她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留下的标记。
她令大家坐在一株老枝盘虬的大树下,皱眉思索。
“这片雾瘴有古怪,”年行舟看着四周因重复而很快熟悉起来的景致,“不如先等等,等雾瘴散了再说。”
此地离九难谷已不到两日的路程,明坤曾说过渠山氏人善于使用各种神奇的草植,为避免外人闯入,他们很可能在这些密林中的深沟水塘中撒过某些致幻的药粉,每当风雨过后,这些毒水溢出塘面,四散而流,毒气被狂风卷带,与水雾融合,便形成既有毒又能令人丧失方向感的瘴气。
而渠山氏人对周围这些山脉丛林以及暴风雨后造成的后果也很熟悉,不然那两名俘虏不会逃得这么快。
第十三章
“也只能如此了。”尹玉颔首,摸出怀中一只小锦囊,取出一根银针,俯身到小溪中试了试水,片刻后银针拿出,仍是光亮如新,显然水流已重归干净。
她脸上紧绷的神色略微松了些:“水可以喝了。”
年行舟采了青蒿,于溪水中清洗后分与众人。
她到薛铮面前时,薛铮笑道:“我不用。”
年行舟仔细看他,果然见他眼神清明,精神也很好,似乎根本没有受到瘴气的影响。
“为什么这种瘴气对你们渠山氏人没有用呢?”她随口说,凑近了一点,在他身上仔细看来看去,“是因为你们身上流的血吗?”
“也许是。”他低声说,面上现出一丝晦暗的神色。
“怎么了?”年行舟问他。
“没什么。”薛铮道,见其他人没有注意这边,将她的手腕拽住,往自己身边拉近,仔细瞧她的脸色。
她眼角微红,眼白下透着一丝灰线,脸色略有发青,与其他中了瘴气的弟子一样。
幸好暂时看起来没有其他异样。
此时尹玉走了过来,与两人商议,“就在此地歇息一晚,等所有人恢复精神,身体无碍后再出发。”
薛铮点头,“也好,只是那两人逃回了九难谷中,渠山氏很可能对我们的到来有了准备。”
“就是这话,”尹玉道,“九难谷里一定会加强戒备,而且很可能会派人出来在这周围搜查,事情的难度增大了,我们得调整原先计划。”
薛铮思索了片刻,“不如兵分两路,由我引开他们的注意力,尹师姐和行舟看能不能由河道潜入黑石峰下,查出里头的秘密。”
“你想怎么引开他们的注意力?”
薛铮苦笑一声,“我是渠山氏的叛逃者,而渠山氏每捉住一个叛逃者,都会举办盛大的仪式……”
尹玉与年行舟对看一眼,没说话,脸上隐隐现出担忧之色。
薛铮眼神有些飘忽,“我记得那种仪式,仪式进行的时候的确是我们行事的最好时机。”
尹玉沉思半晌,咬牙道,“好,就按你说的办。”
三人说完后,尹玉转身走开,薛铮再次将年行舟的脸扳过来,夕阳穿透枝叶缝隙,她脸上烁着点点金光,眼白下那抹灰色已看不出痕迹。
他心下稍安,问道:“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上午的时候还有些头晕,现在已经好了。”年行舟摇头道,起身走到一边帮着几名战堂弟子生火熬汤。
晚间尹玉将营地隔成两处,男女弟子分别在溪流的上下游清洗了身上的泥浆脏污,大家围着火堆席地而卧,指派了弟子在外围轮班值守。
乱峰层岭上,一轮孤月渐渐圆满,清辉洒落林间,空气中再也闻不到那股微微带着甜味的瘴雾味道,取而代之的是随晚风荡来的花香。
年行舟卧在被火烘干的泥地上,朦胧间觉得林间野花绽放,月光下艳丽的大片花瓣如藤蔓一般展开,朝她吐出花蕊中心血红的长舌,那长舌灵活软腻,只一瞬间便伸了过来,将她的咽喉缠得紧紧的,让她不能呼吸。
她蓦然抽出未曾离手的软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