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马军,几十万的农民起义军啊!这便是他们陛下当年称王的另一股势力。
【河北的农民起义军有一部分归附了刘秀,并真正地为他所用。
河北的兵力、人心已经向着刘秀倾斜,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完全有了称帝的资本了,不过名义上他到底还是更始帝刘玄的部下。
如果刘秀称帝,那么就意味着他正式与刘玄的更始政权彻底决裂,这会使得刘秀背上了叛主的名声。
另外虽然说刘秀确实已经有了称帝的资本,但是与更始政权相比,实力相差还是比较悬殊的。
所以说这个时候刘秀要是称帝的话,还是有着种种风险的,然而他身旁的诸位将领却等不及了,因此他们屡次劝刘秀及早称帝。
比如有一次刘秀带着他的将领们打了一场胜仗,大家正高兴着呢,诸将就开始提让刘秀当皇帝这件事了。
当时出身绿林军的马武是第一个跳出来的,他心直口快直接就道,天下现在没有皇帝,到时候要是有别的圣人趁乱当了皇帝,到时候就算您有孔子给您当丞相,孙子给您当将军,恐怕都晚了,所以您得赶紧当皇帝啊!
有了正式的皇帝名头,打仗起来就非常有利了,我们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骂别人是反贼!】
寇恂点点头,嘟囔道:“可不就是嘛,当时陛下不称帝,我们去打别人喊他们是反贼,他们也喊我们是反贼,打来打去,都是贼喊捉贼,没意思啊!”
刘秀绷不住笑了,即便这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但他还是解释道,“当时朕自有打算,时机不到啊!”
邓禹笑着出来打哈哈,寇恂也就不再讲这事了。
其实他们也明白当时陛下的顾虑,只是大家看着天下在刘玄的手中,心中总归是很不服气的。
【面对马武的这番话,刘秀倒也没有气恼,只是笑呵呵地说,这哪个将军敢讲这样的事情,这话说出来都能斩头了。
马武一听,顿时萎了,和稀泥说,这话可不是他说的,是在座的诸位将领说的。
好家伙,直接把大家拉下水了……
刘秀当然也没有真的想砍马武的头。他听了马武说的,啊,原来是诸位将领觉得我应该称帝啊。
当时的刘秀听这些话,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这毕竟是对他的一种承认,但他到底还是干脆利落地拒绝了马武的提议。
因为马武的话其实是站不住脚的,马武说现在天下无主,这话是出自他自己内心的想法不认可当时的刘玄,但事实上刘玄他就是当时的皇帝。
再说了,刘秀这时候打仗也打得好好地,现在称帝恐怕时局会突然发生变化,不利于他攻打收复其他的地盘。】
刘秀微微颔首,确实……当时马武的话实在是太多漏洞了,他就算要称帝,也不能留下借口被世人诟病。
【在刘秀拒绝了马武之后,不久又发生了第二次劝刘秀称帝的事情。
这一次是比较正式的,公元二十五年四月,很多将领联合上奏劝刘秀称帝。
这一次一定是这些将领们精心准备的,他们甚至还写了奏疏,在奏疏中先是骂了篡位的王莽,骂完王莽骂刘玄,说刘玄太垃圾了,根本不能代表汉室王族,他搞得天下大乱,起义军并起。
骂完了这两个人,他们开始夸刘秀了,把刘秀从昆阳之战到消灭王郎,从头到尾夸一遍,说他文治武功都是当时的天下第一人。
总之哪哪都夸,恨不得把他会种庄稼的事情也一并给夸上。】
刘秀:……
他想起那满篇幅的夸赞之语,便头皮发麻!
却非殿上的臣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约而同地移开了视线,当时那篇文可是他们所有人集思广益,想得头都秃了才写出来的!
【这些将领们夸着夸着就开始劝了,他们劝刘秀,称帝这事啊是不能老是耽搁的啊,天命也是不能老拒绝的啊,所以说刘秀应当为了天下社稷、天下百姓早点当皇帝。
这就是他们给刘秀戴的一顶高帽子啊,你不是为了你自己,也不是为了我们这些将领,你应该为了整个天下的百姓着想啊!
然而这一次刘秀还是拒绝了。
我们知道古代的帝皇一般在登基之前,都得走“三辞三让”这道程序,谁要不走这道程序他面子上不好看啊,只有走了这道程序,人家才会说,哎……他其实不想当皇帝的,都是没有办法,临危受命,为了天下社稷、为了江山百姓等等……
是百般无奈之下才妥协当皇帝的……】
寇讯、岑彭、吴汉等等武将:???
莫非当年他们陛下就是在走这道程序?
刘秀:……
“……朕当年并不是在走这道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