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直播历代王朝开国难度对比与后续(566)

刘秀时时刻刻关注着谢躬的这场战役,当他看到谢躬惨败之后,他就知道他等待的时机终于到来了。

刘秀立刻让吴汉和岑彭前往袭击防备空防的邺城。

当时吴汉到了邺城城下,他并没有直接攻打邺城,而是先派了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前去说服留守邺城的魏郡太守陈康。

对于当时天下的格局,想来陈康心里也有盘算的,所以很快他就被说服了,于是下令拘捕了刘庆和谢躬的家人,打开了城门接纳吴汉和岑彭。】

吴汉点头道:“当时京师破败、四方纷坛扰乱。陛下身为彼时的萧王,早就兵强马壮,人心所向,整个黄河以北的地区都听命于当时的陛下。这是不争的事实,陈康不傻,当然知道该怎么选择。”

征南大将军岑彭附和道,“正是如此,且陈康守着孤立危机的城邑,不投降的话,等待他的是必然的覆灭和消亡,倒不如直接打开城门接纳我们的大军,也算是为陛下建功立业了,何乐而不为呢?”

形势如此,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等到谢躬从隆虑山回到邺城的时候,他却不知道自己的部下陈康已经叛变了,所以只是带着数百名骑兵轻率地进入了城门。

吴汉、岑彭早已经在城内设下了埋伏,谢躬这一次堪称被“瓮中捉鳖”,最终谢躬被吴汉亲手斩杀。谢躬的随从全部投降。

“云台二十八讲”之一的马武也专程赶来投降刘秀了。

至此,更始帝刘玄在河北的势力被刘秀全部铲除。

铲除了更始帝刘玄派来的官员之后,刘秀就专心对付起河北数量庞大的农民起义军。

他要彻底将河北平定,将所有的农民起义军打跑、打散,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些起义军招揽到自己的麾下来,这是一个难题,毕竟你打败对方,对方投降了,但不一定就是真心为你所用。

以刘秀的野战能力,他打起义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对于如何让这些投降的起义军为他所用却是刘秀需要细细斟酌的。】

刘秀微微颔首,正是如此,当年他在河北蒲阳就打败了一支以铜马军为首的农民起义军。这支铜马军可是有几十万人,他们都投降了他。

投降倒是归投降,但是当时自己这一边的将领们对铜马军的将领信不过,铜马军的将领对他也信不过,毕竟自己在武力上打败了他们,论玩阴谋诡计,这些铜马军的将领估摸着也觉得自己是玩不过他,所以双方一直都有隔阂。

刘秀:“确实需要细细斟酌,毕竟一个阵营不能出现各怀心思的将士,若真是如此,那才是要出大事。”

邓禹自是明白,所以当年他们陛下才孤身涉险取得了农民起义军的信任。

【因为当时他的将领和起义军的将领双方都是互相不信任的状态,这是极为容易出现大问题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秀最开始还是让这些农民起义的士兵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军营里,当时谁作为将领管理他们,也还是和之前一样。

其实一般来说,投降了的士兵都会被打散,会被重新编队,但刘秀为了这些起义军们不至于觉得自己在被监视,所以没有这样做,不去改动他们之前的队伍。

紧接着,等这些起义军士兵们回到他们各自的军营时,刘秀亲自到他们的军营里面单骑巡营。

就刘秀自己一个人去到人家几十万大军的军营中,可以说当时只要是这军营中一旦有人心怀不轨,刘秀就有去无回了。

而刘秀这么做都是为了表达对这些农民起义军的信任之心。

这一遭刘秀是安然无恙地回去了。

他回去之后,那些起义军的将领互相谈论着这件事,就说道,“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萧王对我们如此推心置腹,我们还不能以死报答他的恩情吗?

在古时候“士为知己者死”是一件非常荣誉的事情,这里也是成语“推心置腹”的由来。

正是刘秀对降将的推心置腹让他建立了巨大的威信、他的魄力在历任帝皇中也是属于佼佼者那一挂的。】

刘秀闻言,眼帘抬起,他在历任皇帝中是属于佼佼者一派的?

这一刻一向内敛的他甚是欢喜,虽说之前天幕就夸赞过他,但他心中并不十分清楚这样的夸赞到底是他有,还是基本上很多帝皇都有的?

所以此时他的疑问得到了答案,历任皇帝中属于佼佼者的那一派,也就是佼佼者并不多,而他就是其中之一!

这怎么不令他欢喜呢?大汉,他建立的大汉王朝,必定是光复了曾经老祖宗建立的西汉王朝。

他们的陛下是如此优秀的帝皇,寇恂、吴汉等人都相当清楚,甚至当年陛下还是萧王、还未建朝的时候,他们陛下就有一个“铜马帝”的称号。

上一篇:救世主模拟器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