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什么时候还会掩耳盗铃了?”李礽无语道,真想要悄悄打听,就不要当着人家的面问啊,况且他这声音一点都不小。
“您就告诉臣是不是呗。”张廷瓒的话是对着太子爷说的,可那眼神止不住地朝着阿松一个劲儿地瞟去。
这好奇打量的眼神看得阿松直起鸡皮疙瘩,他忍不住搓了搓自己的胳膊,一脸茫然地看向太子爷,这人说的是什么故事?
李礽点头,“是他。”
张廷瓒立马闪烁着星星眼,看向阿松,“久仰久仰啊。”
阿松更莫名其妙了。
李礽嫌弃道:“你别管他,他就是喜欢听故事凑热闹。”
张廷瓒颇有点委屈,道:“太子爷,臣确实是久仰阿松的大名啊,想当初,您从瑷珲回来,臣就从廷玉的口中知道了这件事儿,可惜没有亲耳听您说过,如今见到故事中当事人,能不激动吗?”
李礽……张廷瓒这人哪里都好,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书读得太好了,说起话来,全都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行了,阿松以后就在清华园念书,你想知道什么,只管自己去问。”李礽懒得搭理他,从前还小的时候,那故事听起来真是有勇有谋的小崽子。
但现在回想起来,就跟胤祉听到“黑龙宝宝历险记”一样的心情——无比羞耻。
“臣遵旨。”张廷瓒说着,目光炯炯地看向阿松。
阿松被看得一个激灵,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除去这点,张廷瓒做事儿还是挺靠谱的,他叫了管内务的人把阿松领去学舍,再告知一些日常生活学习的规矩和准则,算是入学指导。
“我把人交给你了,你可要好好照看着。”李礽道,阿松的性子柔和,这人生地不熟的,他肯定要叮嘱几句。
“臣遵旨。”
“最近有啥新鲜的方案吗?”李礽问道。
现在所有的研究项目都要提前写个计划,计划审批通过了,学园才会配给做实验的资源。
不然,赚的几个钱还不够这些人嚯嚯的。
“计划书都在案桌上呢。”张廷瓒说着回忆了一下,自己桌上有没有什么不该让太子爷看到的东西。
太子爷之前那次的答疑解惑让他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这辈子想起来都会头皮炸裂的那种感觉。
李礽随手拿起一张纸,看了一眼,顿时就乐了,“对敌之时,将士兵绑在风筝上,从高空向下射击,可深入敌方腹地,造成重大伤害……”
张廷瓒……太子爷是怎么一下子就从五六张计划里面找到这个最不靠谱的呢?
“想法不错。”李礽道,“但是先想想如何研制出能防止敌人射穿的风筝吧。”
瞧瞧,这可真是人有多大胆,计划有多烂。
还绑在风筝上深入腹地?那么大个靶子在天上飘着,谁看到了都想打下来。
张廷瓒……
李礽翻了几张,没啥耳目一新的计划,他干脆直接问道:“动力研究得如何了?”
“尚且还在实验之中。”张廷瓒回道,年初之时,太子爷提到了“新动能”这件事,也就是如何人工产生动能,代替水能、风能,让动力变得稳定可靠。
比如说,船在海上行驶,要想前行,得要顺风顺水,但不是所有的时候老天爷都是这样给力,人力要胜天必须创造更强有力的动能,当然,他们现在可以用人在下面划桨。
但按照太子爷的说法,这种力量不够。
虽然太子爷提出了“新动能”这个概念,但实在是太广泛了,他们花了将近两个月才找到了方向,眼下的进展又十分不顺利。
要不是这计划是太子爷提出来的,张廷瓒都想把它给毙掉,一点希望都看不到。
让张廷瓒想不明白的是,向来稳妥的石清韵也同意了太子爷的计划。
都说石清韵天生早慧,清华园现在的教授的知识就没有能难得到她的,事实上也差不多,他曾经好几次听说过谁谁又故意拿着新知识去找茬,被石清韵怼回去。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这个计划上投了赞成票,并且打心眼里相信这事儿能成。
张廷瓒几乎都怀疑两人是不是在背地里看了哪本教材,知道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
李礽听了张廷瓒的汇报,在心里默默地叹气,他就是想搞个蒸汽机,为何如此麻烦?要不是他手上没有蒸汽机的图纸,就自己上了。
他确实是知道原理,但是没有图纸,就会耗费他大量的时间在实验上,这样康熙又不乐意了。
真是好难啊~~
张廷瓒看出了太子爷的失望,但他能怎么办呢,实验室的人都是这方面的精英了,好歹还知道从何处着手,他却时常连他们在说什么都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