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松说完,见太子爷没有接过来的意思,便道:“你要是不收的话,我就不好意思去清华园了,本就是受了你那么大的恩情,如今再欠一道恩情,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接受呢。”
李礽眯缝了一下眼睛,伸手接了过来,匕首很朴实,上面刻着一些漂亮的花纹,凸出来的部分被打磨地十分光亮。
他把匕首拔出来一截,里面的刀刃寒光毕现,带着一股子凉飕飕的气息。
“好锋利啊。”李礽忍不住赞叹道。
阿松笑得眼睛弯弯,他道:“从你离开的时候,我爹就念叨着要给你打一把漂亮的匕首,一直没有碰到合适的料子,去年的时候,他去罗刹人的集市转了转,得到了一块好料,就打出来这把匕首了。”
“的确是不错,我收下了。”李礽道,虽然他的拳脚功夫不咋地,但面对这种漂亮的匕首,没有一个男人会抵抗得住。
阿松抱着行礼笑得更开心了。
“等到了清华园,我就把你引荐一番,日后你要是有什么问题也能找着人。”李礽道。
阿松到了声好,他踯躅了一下,道:“我看到进京的有一段道路,很不一样,那就是水泥路吗?”
“对。”李礽道,他之前给阿松写信的时候提过一嘴,说京城有了水泥路,不怕雨雪,车马碾不烂。
其实京城这段水泥路不算什么,江南的水泥路才是遥遥领先。
起先只是修建了江宁城门口那段路,后来为了经商方便,又修通了苏州、杭州、江宁、宁波这四个地方的道路,全是用水泥铺成的,十分耐造。
而京城的这段路是内务府出钱建造的。
噶禄确实是个人才,接手那些商业的第一年,就做出了不错的业绩,之后他又搭上了宁波的顺风车,把这些东西送到宁波港口,卖给了洋人,狠狠地赚了不少。
本来内务府的事情不归李礽管,但他还是提了个建议,让噶禄把京城这段路修了,留个好名声。
从前内务府的权力大,横着走,得罪了不少人,口碑也差极了。
如今,伴随着户部的崛起,内务府的权力回缩了很多,落井下石的人也不少,好名声会是一个好的开始。
果然,修建了这条路之后,议论的声音少了很多。
“真希望瑷珲也能修建这样好的路,这样走起路来也很方便,马车也不颠了。”阿松趴在窗户口,好奇地往外望着。
“说不定哪天就成了呢。”李礽道,虽然现在的国库并不能支持这样的想法,但总有一天会实现的。
阿松嗯了一声,一直趴在窗户口看着,如今京城的一切对他来说,都非常新奇,他想多看一点,这样给阿普写信的时候,就能告诉他了。
过了一刻多钟,马车到了清华园,德忠先一步下了车马,同值守的人验明身份后,马车降低速度,进了清华园。
如今的清华园修建了一处废弃的园林上,有山有水,景色宜人,青山绿水之间掩映着一幢幢建筑,有的是学堂,有的是饭堂,有的是实验室。
“等你办好入学之后,我让人带你去转转。”李礽道,这么大的园子,想要记住路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他们要去的地方是清华园的教职工办公处,这名字是李礽取的,简单清晰明了,就是康熙不怎么喜欢就是了,问原因,就是太直白。
到了地方,李礽直接去找了张廷瓒。
现在张廷瓒有两个办公处,一个在清华园,他平日也多待在这里,方便管理整个学园,另一个在乾清宫,刊文稿件都在那里完成,也便于同太子爷汇报。
张廷瓒日常都待在这里,所以李礽来的时候也没提前打招呼。
“给太子爷请安。”张廷瓒站起来,从案桌后绕了出来,拱手道。
他们现在学园里不行跪拜礼,见面都是拱手问好,这是太子爷规定的,说是跪拜太麻烦了。
“张大人,我给你送了个人才呢。”李礽笑着道。
张廷瓒立马道:“太子爷眼中的人才,那定然是头顶天的好。”
他顺手从案桌上抽了几张纸,递给了阿松,“来,入学资料填一下。”
阿松接过纸,把行李放到一边,找了张桌子,坐下来填资料,资料上的要求不多,就是姓名、年岁、父母情况、家庭住址等等基础情况。
一般填完之后,还有一个审核期。
清华园会发函到学子填的籍贯所在地,调出此人的档案进行核查,确定身份无误之后,才会办理入学。
但阿松是太子爷带过来的,便不需要这道程序了。
阿松唰唰地填完之后,把纸张还给了张廷瓒。
看到名字,张廷瓒愣了一下,他侧过头,手掩着嘴,小声道:“他是不是故事中的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