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今日登台,李三水昨晚边把破败的道袍给缝缝补补,又想方设法给洗干哄净,此时穿上身,配着他特意抹了□□的面容,倒恢复了几分往日里的仙风道骨。
小豆眼环视一遭聚众看热闹的百姓,李三水捻捻胡须,神情亲切地点了位破烂的老头:“老丈,你家人呢?”
被点名的皮包骨的小老头有点茫然,听到上首仙长再次问话,眼泪刷的就流了出来,抹着泪口齿不清地申说:“老汉家有八口,如今仅剩老汉跟老婆子和孙子,大儿幺儿都被冲散不见人影,仙长,老汉求求仙长,帮俺算算,俺儿他们在哪啊!”
说着就要给李三水跪下,唬得李三水连忙跳下台一把扶住他,亲自将他送到登记口,柔和了声音:“你儿叫甚?”
满头灰白的老大爷抖着嘴赶紧道:“俺大儿叫李孝生,幺儿叫李孝地,还有俺两媳妇......”
桌后的差事赶紧一一登记,将其特征、姓名记录下,又轻声劝慰老者:“老丈如今家住何处?不然你儿在他地得到信也不知如何寻找老人家呐。”
“好好好”小老头流着浊泪激动起来,长至胸前的胡须抖动不止,抓着李三水的手青筋突现,疼得李三水面颊抽筋,又不得不维持一幅高人打扮。
登记完毕后,李三水送浑身破烂的小老头离开,劝慰道:“放心,贫道观老丈面相,是有福之人,想必来年便能见到亲儿。”
“承仙长吉言,承仙长吉言”
“哪需谢贫道?此事乃白发孝子柳主事提出,期天下百姓阖家团圆罢了”
“多谢白发孝子,白发孝子行好事啊!”
确认衙门是真想帮他们寻找亲人,原本惧怕官府的百姓纷纷沸腾起来,纷纷将目光聚集在李三水身上,期他的再次颔首确认。灾荒加兵祸,那家没有冲散的亲友?既然老大爷能登记,在官府的帮主下,他们寻回族亲是不是也多了丝希望?
“锵锵锵”
重回站台的李三水用力连敲三下铜锣,清清嗓子,放大了声讲述寻亲角来历,申城城破,莫家女郎与家人走散,霜寒刀交没能打倒女郎,一路向北,坚持寻找父母,路途中遇见四皇子与九皇子,两位皇子提出送女郎回京,被女郎断然拒绝,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寻得父亲,得知娘亲与父亲失散后,痛哭一场,哭得上天同悲,降下冰雪为其指路,女郎顺着冰雪来到一座小城,终于与娘亲重逢。
李三水颇有将故事的天赋,一出戏讲得曲折起伏,引人如胜:“诸位百姓,尔等可知菲家女郎顺着指引到的小城是那座城吗?”
感动得抹泪的百姓纷纷摇头,口中有猜在申城的,有猜在附近县城的,一郎君大声猜测:“难不成是在咱们这?”
“对”李三水一敲铜锣,笑着揭开答案:“故事就发生在今早,莫家女郎在衙府中与娘亲重逢,贫道亲眼见之,因此白发孝子柳主事有感而发,特让人做了寻亲角,让失家之人有亲可联,有迹可找。”
轰,一番话语如石入火,嘭的一声炸烈开来,故事里的团圆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如果说寻亲角给百姓带来希望,莫家女郎带来的是精神寄托,心底的信心,只要不放弃,总能与爹。娘兄妹......团聚,被注入希望的百姓挤拥到台前,用力挥舞着双手:“仙长,俺要登记”
“老汉也要登记,老汉要寻女儿”
......
“锵锵锵”
见人群拥挤,李三水赶忙再敲铜锣,提起声音高喊:“莫方,莫方,听贫道分说”
人群渐顿,希冀的眼纷纷聚在李三水身上,听到李三水将故事中的两位皇子,就在申城时安排重建,并上书面呈圣上,要调粮救济此方百姓,并派白发孝子带军前来省城,以防乱军冲城时,哭喊着往京师方向下跪,叩谢圣人关心。
“排好队”
李三水不停地穿插在火热人群中,腰间的铛铛锣发出轻微的闷响,不停地哑着嗓子大喊:“一个一个地来,都能登记啊,别慌!”
知道军队来城不是为了收刮他们,白发孝子又让人做了寻亲角,为他们百姓考虑,让原本因昨日入城一事变得冷凝的氛围变得松弛起来,又哭又悲的声音彻响天际,引得更多不明其义的百姓相询,问清缘由后,纷纷大哭,奔走相告,一时间把整个省城都吵杂起来。
等柳文安回身衙府时,府内聚集的众人已经散去,沧桑不少的莫正涵正握着一妇人的手,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嘴里直嚎:“婉娘婉娘”
见到柳文安,莫姚春身旁的妇人面上闪过一丝赫然,猛地一抽手低喝:“别哭了,大人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