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6)

出了应天门,一辆单乘的黑漆马车自角落驶来,停在他面前。车帘掀起,传出浑厚的声音:“小贺将军,可需在下送你一程。”

贺灵朝收伞上车,坐定后微微笑道:“赤杼太子,别来无恙。”

出皇城,过六部官署,至三市口转北吉祥街,行至第二个巷口,便是殷侯府所在八宝巷。

这一带宅邸皆属皇室所有,与皇城东墙隔街而望,多王公贵族,部分御赐给重臣居住。

夜宴早散,风大雪大,且除夕夜大都在家团圆,街上行人稀少。

马车到了地方停驻,贺灵朝掀帘下车。

赤杼在其后温声道:“明日一早我便进宫面圣,必要终结此事。”

贺灵朝持伞抱拳道:“多谢太子相助。”

“你曾救我子民,我合该报答于你。且雄鹰当翱翔于天空,我不忍套你入牢笼。”赤杼微笑道:“小贺将军,后会有期。”

“殿下保重。”

马车调头驶远,贺灵朝转身。忽然响起“嘭”的一声,他侧头望去,不远处的天空中绽开一朵巨大的烟花。

那里应该是乐阳长公主府,他想到那府上的人,无奈摇头。真是大雪都压不住玩乐的兴致。

随后上前扣门,只三下,便耐心地等。

不多时,侯府大门“吱呀”打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提着灯笼出现在门后,“小主人,您回来了。”

“泉爷爷。”贺灵朝叫道,跨进门再回身关门上栓,“您随意指个兵来值门就好,这么晚又这么冷,等得辛苦。”

泉伯道:“日夜疾行更苦,吃过饭,老奴便让他们歇了。”

贺灵朝也明白,挽住老人的胳膊不说话。片刻后拿出明德帝赏的那个荷包,塞到对方手里:“您在家不必过于节省。”

泉伯没有拒绝,由他扶着往里院走。一老一少细细地说着话,提到今晚宫宴,泉伯问:“小主人何时回遥陵?”

“大约过两日吧,需得看陛下的意思。”

“那老奴明日就把抄的经书理出来,您好带回去祭奠贺夫人。”

“好呀,多谢泉爷爷……”

话语声被一串“嘭!嘭!嘭”淹没。

又有数朵烟花绽放,五彩斑斓,映亮了萧瑟空庭。

第003章 序章·三

贺灵朝在太平口下了渡船,打马沿黍水南下。

同路的除了自西北跟他回来的十名殷侯亲卫,还多了二十名御前禁卫。皇帝特命这二十禁卫随行保护郡主,不得擅离。

黍水自太平口分流向南,穿越春风岭,淌进辽阔的河湖冲积平原,然后经人工渠绕稷州城一周。

稷州是汉中路数一数二的大城。地处江水中游,濒临重明湖,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又有永明渠与大运河相连,水系通畅,漕运发达。自古便为繁华昌盛之地。

路过稷州,贺灵朝并不进城。

再行百余里,黍水将一座小镇从正中分做两半。镇名遥陵,西岸数百户人家皆是同族,共为一姓——乃是四姓八望中的遥陵贺。

马队直接踏过石桥,奔向西岸,穿街过巷,在贺氏嫡支祖宅大门前停下。马蹄齐刷刷落地,声如震雷。

看门的两个小厮便一齐连滚带爬地进门往正厅去了。

贺灵朝并不下马,打量这高门飞宇片刻,便阖上眼,在马背上略作休憩。

不多时,大宅里便乌泱泱地出来一群人,两个穿绸衫坠玉佩的中年男人被簇拥着走在最前头,将要下台阶时才站定。

其中一个戴纱帽拿长棍的是贺三老爷,劈头就骂:“你谁?知道这哪儿么?”

他旁边的中年男人沉稳许多,拱手道:“听闻长安郡主归乡守孝,没曾想这么快就到了,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贺二老爷不必客气。”贺灵朝语气平淡:“灵朝为事来,办完即走。”

贺二老爷凛声:“敢问郡主所为何事?”

贺灵朝从怀里摸出一本小册子,举起向众人示意:“我娘生前为我置办的嫁妆,单子在此,一直寄存于贺府,我将要议亲,故特来取回。”

“放他娘的屁!”贺三老爷又大骂道:“我当是谁,你爹卷走了多少东西,现今你还好意思前来讨要别的。”

“我娘给我的,自然就是我的。”贺灵朝带着笑意说:“我爹是我爹,我是我。殷侯是殷侯,长安是长安,三老爷,你可分明白了。”

“还是说,三伯想黑我一个弱女子的嫁妆?侄女自是不敢忤逆叔伯长辈,只能上书请陛下评评理了。”

他说得轻快,贺三老爷却是脸一黑,当街啐了一口:“我呸!跟你爹一样不要脸的泼皮!”

贺灵朝笑容不变:“我只要我的嫁妆。什么时候把东西给我抬出来了,我立马就走了。”

上一篇:将醉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