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番外(457)

作者:豆角开花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你看看。”刘彻看完之后递到刘挽的手里,刘挽双手接过,大致一看,问:“按你们的估算,两郡加起来若是经过开荒耕种,良田几何?”

本来对刘彻把图递给刘挽看不少人都挺不满的,听闻刘挽一问,都不约而同闭上嘴。

一开口问的就是关键性的问题,这样的人不给她看,给谁看?

递图纸的那一位立刻答了一个数字,刘挽再问:“水流所向是草原根本,故,水源可受制于匈奴?”

再听到此问,好些人沉默了。哪怕是那一位制图的人在此刻都一顿。

“长公主能否让臣看看水流图。”最终卫青开口,作为一个去过前线的人,诸事他相对更了解。水源如同刘挽说的那样重要,也是卫青所关注的。没有人注意到的情况,卫青或许注意到。

刘挽自然不会拒绝自家的舅舅,同时将水利图递卫青手里,卫青看了看道:“应该是我们可以由此控制匈奴的水源。”

看完之后的卫青仔细的为刘挽讲解起来,连同后继水流之向,卫青都说得清清楚楚。

听在一旁的臣子耳中,有人立刻想出一个主意道:“那若是我们将水源切断......”

“不可。”卫青和刘挽几乎异口同声而答,随后两人对视一眼,刘挽与卫青相请,卫青便答道:“倘若我们将水源切断,等同于绝匈奴百姓的生路,匈奴必奋起反抗,对大汉无利。”

刘彻望向刘挽,刘挽自觉的道:“水源一断,寸草不生。战场明刀明枪为了各国怎么打怎么斗都不为过,赶尽杀绝,怕是连内部都要出事。”

异曲同工,总之都是不认可在水源一事动手脚,哪怕未必不能有奇效,但也有可能适得其反。

“是以,你觉得如何能让百姓自动迁入朔方、五原之地,又能让匈奴的百姓真正成为我大汉的百姓?”刘彻向刘挽提出问题,刘挽说过的,既然把匈奴的百姓俘虏回来,当思把他们全都变成自己人。再无大汉匈奴之分,并非要养出一群身在大汉,皆思匈奴的人。

“凡自愿迁往两地之百姓,他们开荒来的田归他们,而且十年之内免赋税徭役。匈奴原本的百姓也一样。”这种吸引人的法子,刘挽张口便来。然而是不是太好了?

第241章 谋定而后动

对刘挽的主意众臣更多是觉得太好了, 好得他们都觉得不妥。

“若不够好,如何令人心动?不然谁愿意去往边境?难道朔方城建起,匈奴不会再犯?朔方城立在那儿就能真正保证边境的安全?”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自有他的考量, 刘挽不过也是将自己的考量说出罢了。

人性逐利, 谁都不会例外。不远万里前往边境, 朝堂为何如此行事, 是为了把刚刚拿下的河套地区控制在大汉的手里。民为兵,兵为民, 除此之外须得考虑的更是如何盘活整个刚刚建起的朔方城。

人是最重要的一点, 只要有人, 自然会有经济的产生, 与之而来也会引来更多的人。

重点在于,如何把第一批人吸引过去。

总是要让人看到真正的利益,那时候人们才会愿意去尝试。

刘彻眼中含笑,刘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考虑的是整个后续, 想必十年的时间下来,曾经不远万里奔往朔方城的人,已然在那儿扎根,不会再想回去曾经的家。

“臣以为长公主之策甚可。”有反对的人,也有同意的人。不可否认的事实,朝廷需要将朔方城经营起来, 纵然对大多数的人来说, 一下子让出十年的赋税, 许百姓开荒之田地都归他们所有, 那等朔方城变得繁盛, 他们有人再想过去分一杯羹怕是没有那么容易了。

但,刚开始难的时候没有去,等城建起,一切都妥当了,他们又想过去占便宜,真真是会盘算。

“臣附议。”同意的不在少数,卫青是不需要表态的,但看他的表情自不会有人觉得他不同意。

刘彻颔首道:“此事即定下。”

这回反对的人没有同意的多了,加之刘彻点头答应的事,谁又敢再置喙。

不过,余光扫过刘挽,朝臣们瞧着越来越大,已然习惯性让刘挽参与朝政的刘彻并不觉得有问题,底下的臣子们的想法各异。

大汉的公主参与朝政,左右朝局的,刘挽并不是第一个,架不住一回一回刘挽参与的事情太多,重点更是刘彻对刘挽的态度,全然是一副要将刘挽全方面培养的架式。

但凡刘挽是位皇子,他们的抗拒之心都不会有那么大,架不住刘挽是女子,以至于每每对于刘彻把刘挽叫过来议事,而且丝毫不觉得有问题的态度,朝臣们都在考虑该怎么提醒刘彻此事的不妥当。

不行,不能不提了,眼看刘挽管的事越发多,再让刘挽继续参与朝政下去,将来有一天是不是得上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