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过了多久,痛得几乎坐不住的廖小月终于听到了广播喊她的名字。廖月娣三个字一响,廖小月当即气得咬紧了后槽牙,恨不得隔空弄死廖祖养和曾来娣那对贱人!招你大爷的娣!她那渣爹什么时候能起诉抓人!
黑白的CT片子,在灯箱上清晰的显示出了廖小月变形的腰椎。尚算熟悉人体结构的麦亦芃眉心一跳,这个形状……
医生扫了眼廖小月的挂号资料,眉头微皱:“有生过孩子吗?”
廖小月虚弱的摇头:“没有。”
“经常搬重物?”医生又问。
廖小月沉默了一小会儿,点了点头。
医生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腰椎稍微有点严重了,你看,”医生用笔敲着灯箱上的片子,“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只有一层纤维膜覆盖。这里……”医生的笔头换了个位置敲了敲,“正常的腰椎表面是光滑的,你这个已经高低不平了。”
廖小月心下一突,心脏猛地加速了跳动!她不太听得懂医生的话,但大致能猜到她腰椎的严重性,扶着轮椅的手不自觉的轻颤起来。
竟然真的是……传说中的那个腰椎间盘突出!
廖小月眼前阵阵发黑!她痛得如此严重,会是重度吗?颤抖从手指爬上脊椎,恐慌一点点蔓延上心头,重度……会……残疾吗?
第63章 我会陪你
腰椎间盘突出和痛风,是重体力劳动者们挥之不去的噩梦与阴霾。痛风没有生命危险,但终生无法治愈,时常发作不说,还有无数禁忌。到了后期,基本上有点营养的东西都不能吃。可是对于重体力劳动者来说,不吃点好的便没力气。久而久之,体能越来越弱,也越来越不能干活。
腰椎间盘突出则更加恐怖,这是一种会致残的疾病。一开始或许只是痛,但随着病程发展,到了后期,如果不动手术,很可能再也站不起来!甚至可能大小便失禁。
总有很多人说,干体力活的比坐办公室的还要赚得多。可又有几个人知道,他们吃的不过是青春饭。大部分人到了四十多岁,就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只能尽可能找些轻松的活。
而轻松,代表没钱。
所以廖小月才那么能攒钱,她什么都舍不得花,怕的就是自己丧失劳动能力后,保障不了自己的生存。但她真的没想到,腰椎间盘突出,找她找得这么早……这么早……
她以为,至少得等到她四十……
“这病怎么治?”麦亦芃问医生。
医生看了眼麦亦芃:“你是家属?”
听到对话的廖小月猛地回过神,率先答道:“他不是,我是他们家保姆。”
医生准备开方子的手顿了顿,才斟酌着说道:“你的病情需要严格卧床3到4周,并进行腰围保护。建议暂时休假,不要工作……”
廖小月沉默,以她目前的存款和有房居住的现状,其实请假一个月没什么。只是她清楚,腰椎间盘突出这样的病症,发作一次,就会有无数次。每年请假一两个月……廖小月心中苦笑,谁家请保姆,一年还带休几个月假的?哪怕她跟麦亦芃关系再好,这种话她也没办法说出口。
还好……她现在有房有钱……廖小月在心里拼命安慰着自己,没关系,腰椎间盘突出最怕的是没钱。她现在不仅有足够生存几年的存款,还有了本地户口和医保。即使需要手术,也不至于走到绝境。
廖小月闭了闭眼,她是要感谢麦亦芃的。不然现在,她很可能都爬不出出租屋!
“那除了卧床休息之外,还需要别的治疗吗?”麦亦芃继续问。
医生奇怪的看了麦亦芃一眼,随即笑道:“你倒厚道。”又接着道,“椎管还好,没有太狭窄,暂时没必要手术。可以开一些止痛药先吃着。主要还是卧床休息。你联络一下她的家属吧,她这样子没人照顾不行的。”
麦亦芃点了点头,表示知道,并没跟医生解释什么。腰椎间盘突出属于常见病,已经有很成熟的治疗方法。看完片子的医生又扶着廖小月走到诊疗床上,做骨神经牵拉试验,与片子进行对照。确认病情无误后,便是开药、买腰围等等琐事。
三个人陪着看诊,无疑大大减轻了负担。打发罗钰去排队缴费,梁洪又推着廖小月往妇科走。妇科的人比脊柱外科多得多,候诊大厅挤满了孕产妇,弄得医院拉了一条隔离带,写上了男士止步的牌子。
廖小月且站不起来呢,麦亦芃又只好去跟护士交涉,才得以推着轮椅混进了妇女堆里。座位是早坐满的,麦亦芃在候诊厅内站了近两个小时,才把廖小月送进了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