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重新拿起手机,许小英已经挑好了,说是琪琪帮忙挑的,午饭前能到。
因为这句午饭前能到,应小澄心虚了一上午。怕花来,怕柏浔来,怕花和柏浔一起来。好像他背着柏浔出轨了一样,做贼心虚的痕迹特别重。
阿姨注意到他躺一会儿就得起来,单脚蹦去开门看看走廊,既担心又好笑,说:“小柏今天可能不会过来。”
以为他今天也会过来的应小澄都忘了心虚,“为什么他不会过来?”
“他被他爷爷接走了。”
“原来是这样。”应小澄已经猜到了,心里叹着气关上门。老实躺回病床上,不再折腾。
他的伤都不严重,该做的检查昨天就做完了,没什么事,继续住只是在浪费钱也浪费时间。尤其好好休息一夜后,他整个人好多了,不严重的扭伤也完全可以回去养。可柏浔不松口他就出不了院。
早晨来的阿姨陪他一会儿就回去做饭了,病房又只剩下应小澄。护士就是这时候敲门的,还抱进来一束鲜花,“应小澄,有人给你送花了。”
许小英买的花束不大,但色彩搭配得十分漂亮,花里还别着一张店员代写的卡片,上面简单写了句祝早日康复。
-
柏浔今天一早就出门了,因为要陪柏建林吃早餐。柏建林是西山人,但退休前在南方待过一阵。一年里总有那么几天,他早上想吃虾饺和叉烧包,还喜欢带着柏浔一起去。
西山有家小店开了很多年,店主是南方人,卖的早点多年坚持纯手工制作。一进店就能看见两个人坐在里面手不停地包。
柏建林来得少,但店里的人都记得他,因为这老人以前在电视新闻上露过脸。每次来还会带着他样貌生得极好,又特别不好亲近的孙子。两人坐下,店里的嘈杂声都会莫名小一些。
虾饺和叉烧包还没蒸熟,店员照例先上生滚白粥。柏建林勺子翻了翻滚烫的白粥,瞥一眼柏浔,问:“你今天还要去医院?”
柏浔顿了一下才说话,“看情况。”
“吃完看看去吧,我也去。”
柏浔眼也不抬,“你去做什么?”
“问问他,什么时候再给你做包子。”
人还没出院,柏建林已经在惦记应小澄的手艺。外面买的包子不知道是不是少了应小澄那种诚意,吃起来味道总是差一点,越差一点他心里就越惦记。
两人吃完从店里出来,柏建林的习惯是得散步走走。早餐店外就是一条林荫路,人行道近年才修缮过,砖石平整,和马路相反的一侧是爬山虎墙。
柏建林习惯走在前头,柏浔就在他身后不远不近地跟着。头顶枝繁叶茂的树叶窸窸窣窣响,能听见很多鸟叫。
柏建林晚年一大爱好就是养鸟,家里那几个鸟笼子能在西山最贵的楼盘买间卧室。所以一听见有鸟叫他就容易走不动道,要停下来找找,看看认不认识。
他找他的,柏浔走自己的。把亲爷爷扔在身后,自己走到前头去等车。柏建林几乎每次都会因为他不等自己恼火,但每次还是会因为鸟走不动道。
也为这事儿,车到医院了柏建林还在生气。出了电梯健步如飞,也不想等柏浔。
走到贴着应小澄名字的病房,他意思敲两下门,推门而入,看见应小澄趴在病床上,正用手机拍桌上的花束。
应小澄一脸震惊地看着他,忽然反应极快地扭头,抓起那束花塞进桌下的柜子里。柜门刚关好,柏浔就走了进来。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柏建林还在纳闷这花为什么不能被柏浔看见,就接收到应小澄可怜的眼神。于是缓缓点头,假装什么也没看见。
应小澄悄悄松一口气,笑着说:“心心,爷爷,快坐快坐。”
柏建林走近一些看了看应小澄的头,又看看他扭伤的脚,坐下问:“不会影响你跑步吧?”
“不影响,一点扭伤,很快好的。”应小澄笑了笑,看向一进门就去倒水的柏浔,心里还是很高兴他今天也来看自己,“你们吃过了吗?”
柏建林点头,问了另一个问题,“你什么时候再给柏浔做包子?”
应小澄微怔,“爷爷想吃?”
看着不作反应的柏建林,应小澄眼睛一亮,“我现在就能做。”
“现在?”
“对啊,我已经好了。”应小澄为了证明自己能出院,跳下床原地单脚蹦起来。
柏建林侧身躲开他受伤也很灵活的脚,生怕被踢到,“好了你怎么不出院?”
“心心不让我出院。”应小澄蹦完坐回病床上,盘着伤腿垂头叹气,“我快无聊死了。”
柏建林回头看柏浔,“好了你怎么不让他出院?”医院住着很好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