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已经融入了民族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一位公认的祭拜偶像,关于他的祭祀自魏朝时兴起,经过历朝历代的不断追加册封,现在他的官方神名已经越叠越长,就连我都很难一口气说完。
相信各位观众朋友们,如果有兴趣,不妨去查询相关百科词条,大家就会明白,这些神名分别代表什么含义了。而能够冠以这么多神职的神,又会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什么地位。
没错,除了史学家、考古学者外,民俗学者也会对裴钰有所研究。
裴学大会里,就有民俗学界的专家学者在场。
裴钰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史上一绝,他横跨诸多领域,博学多识的程度让人吃惊。
拿出来的那些制度,看起来不仅完备,而且还具有可操作性,就好像他早已在心中预演过无数次,这些制度实施的效果会如何,从而做到了然于心,在开始就堵塞漏洞。
这显然并不合乎常理,因为没有完美的制度,也没有什么万年不变的真理。
可裴钰却偏偏打破了这个共识,他的眼光是远超诸人,已经投射到了遥远的后来,每次拿出的都是完备成熟的体系,不需要多加打磨,就可以投入使用,这种决断力和考量,让今人看到,也会惊诧不已。
尤其是,当我们从历史的只言片语中知道,这些制度都是裴钰独自思考得出的结果后,就更叫人惊讶了。
没有经过和臣子商议,一个久居深宫不出的小皇帝,是怎么能有这种想法呢?
也不外乎如此,现在还有人在编写以裴钰为蓝本的小说时,直接安插一个神仙下凡的设定,实在是因为他身上的疑团迷雾太多,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完美分析解释。
如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考季节,相信洛京城内,保存完好的魏国神庙,依旧会是人山人海。
说来有趣,魏国覆灭后,后世取代它的国度,尽管对洛京造成了一定破坏,可却没有损伤裴钰的神庙分毫,反倒是那位开国皇帝于庙前下马行礼,以示尊重,继续保留了民间对裴钰的崇拜,而非取缔了对这位皇帝的信仰。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件奇闻。
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治理,往往会不吝于打压前朝的皇室,以对方的卑鄙、懦弱、残暴、酷烈等等不好的方面,来显示自己的承天所在,顺应民心。
这期间少不了抹黑前朝王室成员,裴钰的却不在此列,他的帝王本纪记录完备,前后没有发生大量冲突矛盾,和一些史料也能吻合,从中可以看到,后世王朝居然没有削弱这位帝王的光环,将他打落凡尘,实在是一件怪事。
当然,以上都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毕竟,不信陨石论,坚持认为这是古代的一场,举全国之力进行规模浩大的‘造神’运动的说法也有不少市场,古代的平民没有什么见识,他们还是很容易被忽悠的。
而只要让那些朝臣们默许,国力足够的情况下,通过研发机械,总能够把巨石运过来。至于切割,也许是用了水力等方式来控制规格。这种论调的市场也不在少数,毕竟陨石听起来还是过于玄幻了。
不知情的平民知道所谓天子降罪后,相信了陨石论,然后产生了民俗。至于神庙,是臣子为了讨好君主所建造的,这些也都能够解释。
我本心上,始终觉得裴钰身上的神秘色彩有点太浓厚了,他就像是走错了片场,用网络文学的流行说法,满级大佬历劫归来,还是从修仙世界进修过,眼界大为开阔后的皇帝,进入了传统的历史争霸赛道。所以这种奇妙的格格不入感,自然显得他万分不同。
也正是如此,才会始终有人行走在探究这位传奇帝王的道路之上,今天与诸君共勉,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解析,对裴钰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欢迎和我进行交流。
——摘自裴学大会访谈环节,受访者魏明钰。】
裴钰扫过又一次被薅羊毛的粉丝,略过熟悉的名字,开始专心研读具体的介绍,没想到后世会分裂成两派,还都能自圆其说,不过看到落石节、民俗、神名等字眼后,他立刻来了兴趣,看来造神运动很成功,最起码他的信仰已经延续到了近现代。
哈哈,这给玩家带来的振奋与鼓励,甚至还超过了之前所谓的千古仁帝,毕竟他都从人转化为神了,就是这魏明钰还是猜测不够大胆,什么不可能是穿越者,他就没有考虑过是有域外来客,进行机械降神的可能性吗?
看起来,自己做的还不够多,神迹表演的数量还没有堆上去,不然怎么会有人争议不断呢,等到魏书里面的魔法记录越来越多,相信后世人只会不断怀疑人生,就是史官以后被不断质疑的时候估计不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