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和脖子被他咳红了,田朱福借此掩饰不好意思:“是有人喜欢他写的诗。”
“他这么年轻,却已识人生滋味。”林北淡淡的笑了。
“是嘛。”田朱福忍住不笑。
“也有可能他是一位老先生。”林北重读诗,“原来他竟能写出这么年青的诗。”这才是林北想说的。如果他是真的24岁,他会感慨诗人笔下的人生滋味,但他毕竟不是真的24岁,他怅然感慨这是一首年青的诗。
田朱福一时不知道自己该哭还是该笑。
在两人聊天的时候,干部们陆陆续续来上班了。
在姚广亮不知道第几次出门的时候,黄益民、桑超英提着两袋钱来了,两万三现金,足足装了两大包。
两人拉开拉链,双手扒开包,干部们相互搀扶着伸头看钱。他们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钱,带给他们的震撼让他们手抖腿软,要不是彼此作为依靠,他们绝对像一滩水瘫一地。
田朱福小心谨慎惯了,到信用社借了一个人帮他们查看现金真伪。
确保现金是真的前提下,每个人抱一摞现金回到各自的座位点钱。
确定了金额没有问题,田朱福把厂房和地皮卖给了三人,亲自带三人做了登记。
这群干部有人拿镐、有人拿铁锨、有人拿锅铲到厂房铲墙壁和撬水泥地板。
黄益民、桑超英拿着厂房和地皮所有权证明乐了一会儿,把证明放到林北哪儿,用报纸折成帽子戴在脑袋上,跑进车间干活。
林北装好证明,骑车到杂货店买灰刀、铲子和竹扫帚,他回到厂房,先把地上的枯叶扫到角落里,再拿铲子铲地上的枯草。
被田新财逼着搬家的王兵在门卫室磨磨蹭蹭,他看到林北一个人在院子里忙活,放下被褥,跑到林北面前蹲下来拔草:“林老板,镇上一帮子混蛋都怕我,见我面就喊我哥。你请我当门卫,你一个月给我一百,这一百块钱你花的不亏,我能帮你省去不少麻烦。”
“到时候我会在厂房门口贴招工启事,你可以来应聘。”林北把铲子塞给他,起身到车篮子里拿了一把铲子。
林北见他不动,拧眉说:“你不是过来帮忙干活的?”
不给老子一个准话,还想使唤老子干活,看把你能的。王兵丢下铲子钻进了门卫室。
这个院子太大了,他一个人干三天都干不完。林北到路上找了五个人铲草,干半天给他们每人五毛钱。
镇上只有两个厂,米厂、面粉厂,工作都是子承父业,镇上好多人都没有工作,大部分人想赚一分钱都找不到门路。
林北给五毛钱,五个人干活干的特别卖力。
林北铲了一会儿枯草,发现五个人一下午能铲完草,他放下铲子,戴上报纸做的帽子,拿灰刀到车间,问田朱福借了铁镐,把五个车间的灶全扒了,他拿灰刀打掉砖上的水泥,又把砖搬到外边堆在墙角。
傍晚,院子是打扫干净了,但是墙和地板没有弄完。
干部们都回去了,田新财离开之前看着王兵搬家,亲自逮老母鸡送到王兵家。
林北推开门卫室的门进去,喊桑超英进来帮忙,两人把床、桌子抬到外边,林北掀开井盖,拎水泼床和桌子,从后门绕到厂房后面,把攀在窗户上的枯丝瓜藤扯下来,摘掉上面的丝瓜回厂房。
他剥掉壳,甩掉丝瓜种子,拿丝瓜瓤沾水刷床和桌子。
林北捡起地上的种子,把种子放到窗台上,推车说:“床和桌子就放在外边,让它们晾着,咱们回市里。”
“好。”黄益民、桑超英。
桑超英最后一个离开厂房,他锁上门,回头看一眼厂房,虎虎生风骑车追两人。
镇上的人已经听说三人买下了厂房,他们看到三人和三人打招呼,三人笑着回应他们。
从厂房回到市区,只要十六七分钟。
再回店里,只要二十来分钟。
三人回到店里,桑超英带两人到铁路大院的澡堂洗澡。
傍晚到澡堂洗澡的人多,许多人看到桑超英十分诧异,毕竟在他们的印象里桑超英许久没有露头了,但事实上桑超英只有几天没有出现。
他们有厂房了,还有一块那么大的地皮,桑超英心里开心,不理会落在他身上探究的目光。
桑超英掏出三张澡票放到柜台上,领着两人进入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