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穿男]西汉皇子升职记(400)

作者:六月飞熊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不知为何,亭长总是叫错他的官职,氾苗也是不厌其烦的纠正道:“您总不能一直叫错吧!”

亭长瞧着过分单纯的氾苗,毫无负担道:“嘿嘿!这不是人一老就容易犯糊涂嘛!”

“是吗?”并不怀疑对方话的氾苗一脸担忧道:“那我找许大家说说,请乌伤翁主减轻您的公务。”

“这就不必了!”笑容消失的亭长知道他这上不得台面的心思在乌伤翁主那儿就是笑话,所以为己努力找补道:“翁主杂事甚多,我又是个紧急顶上的人,哪需为此劳烦翁主。”

亭长这话说得不错。

文官还能挽留几年,可像亭长这等维护秩序的小吏一旦年纪上来了就得请辞。

氾苗见状也不再多言,而是去看自己的试验田,独留亭长后悔不已,想着以后可别戏弄学农的呆子们,偷鸡不成蚀把米。

除了氾苗,来此耕种的还有移民与被移民雇佣的东瓯人。

秦国征服巴蜀时一次迁了二十万人入巴蜀,其结果是巴人蜀人的叛乱一直持续到秦朝灭亡。

被迫移民的秦人虽然得了田地,但是巴蜀一代的土质与关中不同,良种不同,耕种的时间更是天差地别。加上巴蜀地阔多险,纵使曾与秦国交好,而且秦王也派农官过来协助开垦土地的移民,但是在吞下巴蜀的五六年里,饿死的移民与被杀的官吏还是多得令人发指。

相较之下,东瓯人里虽然存在敌视情节,但也没像曾经的巴人蜀人那般不管不顾地与其拼了。

毕竟比起痛恨汉人,东瓯人更痛恨那群趁火打劫的闽越人,甚至还想刀了那个逃到汉朝的国主。

要不是东瓯王人菜瘾大,非要跟着刘濞胡闹,闽越至于趁火打劫,搞得东瓯一分为二吗?

也正因此,那些讨厌汉人的东瓯人对汉人的感情十分复杂,甚至称得上别扭。

就血缘而言,现任的东瓯王……现在该叫东海王的驺昭襄是楚考烈王的外孙,所以同汉室的关系……欸!应该算是没有血缘的表亲!毕竟刘邦开始创业时可是以楚王室的名义起兵造反,而东瓯王是正儿八经的楚王外孙,和嬴秦也是间接姻亲,所以东海王与汉朝的文书上是以姑表相称。

而就东瓯国灭的原因来看,东瓯人虽惨的不行,可是汉人也没错啊!

邻居家里叔侄打架,你个外人进去掺和什么?而且还帮邻居的叔叔去抢侄子的房间,结果被世仇占了屋子,最后还求被你偷袭的邻居出手救人……

当然,东海王驺昭襄干的破事不可能让东瓯人心甘情愿地为其买单,所以在“你对我有恩但并不能侵占我的国家”和“我不计前嫌地帮你还遭遇背刺”的对立情绪下,到处灭火的乌伤翁主还是得找刘瑞帮忙。

其实在出发前,乌伤翁主也曾好奇一向阴险……啊不!是深谋远虑的先帝为何只夺东瓯北部,愿意把东瓯南部让给闽越。

对此,刘瑞讲起张仪劝秦惠文王还蒲阳而得上郡十五县的故事,同时附上意味深长的话:“朕曾听过一个故事。有一洛阳小吏嫌当地酒贵而时常抱怨,可是当他被贬长沙,难以喝上一杯好酒后,又时常想念价贵的洛阳酒。”

乌伤翁主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透道:“南边的东瓯人过得越好,北边的东瓯人就越恨闽越人,同时向北边跑得更勤快。”

与此同时,南边的东瓯人对大汉的归属感与敌意也会削弱。

毕竟对比产生美。

只要我做人,那个不做人的就毫无竞争之力。

氾苗扫了眼来耕地的人,发现多了东瓯人的身影。

别问氾苗是怎么辨出东瓯人的。

问就是南北差异与东瓯贵族不做人。

毕竟一个保留了部落制与私兵制的国家,能在丰年出现人相食的场景,搁在古代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来此的移民都是关中精心挑选的,虽穷,但未影响身体发育。加上刘瑞出手大方,给钱不说还令周边调来物资以供移民快速安家,所以在简单粗暴的金钱攻势下,迫于生计,对汉人没有太大敌意的东瓯人开始帮当地的汉人开垦田地或是去汉人的商铺里找活儿干。

南方地势复杂且多变,其中包括极难开垦的沼泽地与丘陵地带。更麻烦的是,南方的的铁矿大都集中在云贵川一带,这也导致百越缺矿,金属都紧着军队与祭祀的用度,所以当地开垦新田的阻力异常之大,几乎是靠人力蛮干。

“真是世上难有完全之地。”氾苗作为刘瑞心尖上的农家子弟自然带了铁质的农具,所以在忙完后借给那些眼巴巴的黔首。

东瓯的地是真肥,矿产也是真少。至于渔业和手工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