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说!”
陆景明扭头又训她。
这一唱一和的。
温桃蹊都看出端倪来了。
这就是他们今天非要带上胡盈袖的原因吗?
所以他们一早就算准了,孙全生是要借他们温家的银子,买自己的好名声,当着老百姓,绝不会提今日施粥的银子从而何来。
是以这些话,他们提前教给胡盈袖的?
她和林蘅倒成了外人似的,也不叫她们知道。
不过这事儿倒有意思。
不想明着和孙全生起冲突,银子照给了,装的柔善可欺,一转脸,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儿,下孙全生的面儿,还要往孙全生嘴里再塞只苍蝇,不能吐,更不可能咽下去,活活的要把他恶心死。
恶心了他,还叫他知道,他们就是故意恶心他的。
这招数,倒像是陆景明和二哥能商量出来的。
温桃蹊唇角上扬,头却低垂下去,不想叫人看见她的窃笑。
原来那天二哥说有事找陆景明商量,就是这事儿啊。
那头孙全生背在身后的手,捏成了拳,藏在他官府的袖中。
他面部表情极其僵硬,却还不能撕破了脸:“无妨,无妨,胡姑娘年纪小,又不常在外走动,没历练,比不得男儿家,这有什么的。”
胡盈袖脸儿一垮。
变着法子骂她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
她可不是好说话,好欺负的。
更何况表哥早跟她说了,照着闯祸来,也不打紧,横竖有他和温长玄在,总能圆回来。
于是她俊俏的小脸儿一沉:“孙大人,我不过问了几句实话,您怎么变着法子说我是个草包呀?又没见识,又不会办事儿,连场面话都不会说,说是年纪小,可也十来岁的人了,又不是三岁的孩子,您这么说,不是说我一点儿不懂事儿吗?”
她横跨出来半步,陆景明就下意识跟着她的身形动。
温桃蹊算看明白了。
把人拉回来,藏在身后,不是因为觉得胡盈袖不得体,而是做保护姿态给孙全生看。
温桃蹊唇角继续上扬。
真是只狐狸。
须臾她拉平了唇角,才上前两步,拉起胡盈袖的小手,往自己身边儿带了带,又拉着她回到先前站着的地方去:“我跟林姐姐说话,一眼没看住你,你就跑到前头去胡说,快别胡说八道的了,当着这么些人呢,孙大人的脸都要叫你气绿了,还不快回啦和我们站着呀。”
陆景明差点儿没忍住就笑出声了。
小姑娘阴阳怪气的,前头倒都好,最后那句话……
他转头去看孙全生的脸,得,她说的挺对的,的确是气绿了。
第212章 他没救了
温长玄笑了笑:“桃蹊,你怎么也跟着她胡说起来,孙大人怎么会和你们几个小姑娘家一般见识。”
他装模作样的,转身抱拳,朝孙全生站着的方向,虚一礼,其实连个客气都算不上,真是再敷衍不过的。
孙全生看出了他的敷衍,也明白了,他们今天,本就是来者不善的。
是他小看了这两个年轻人了。
胡盈袖那种黄毛丫头,能说出这些话来?还有温桃蹊。
养在深闺的大家闺秀,没见过世面,没经历过风浪,那些话,打死她们也说不出,必定是有人事先教过的。
再说了,没有他们两个事先授意过,这么多人,哪里有姑娘家说话的份儿?
两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儿,也敢站出来呛声?
况且那话说来便是得罪人的。
孙全生面色微沉,却也只是须臾而已。
他到端的住。
温长玄和陆景明对视一眼,谁也没说什么。
孙全生噙着笑,压了压声儿:“不是要压下贤侄的功劳,实在是前几日你们才遇上山贼劫道,不适合大张旗鼓的,即便住在德临县城中,我也需小心些不是?等风平浪静了,就算贤侄一行离开了德临县,德临百姓也会记住贤侄的良善和好处,永生不会忘的。”
德临百姓知道他温长玄是谁吗?
场面上的客气话谁不会说呢。
胡盈袖愤愤不平,从温桃蹊手上挣出来:“温二哥哥人都走了,难道还贪这个名儿吗?孙大人这话,倒像是说,温二哥哥出这银子不是为了造福百姓,更不是积德行善,不过是为了个好听的名声罢了?”
孙全生脸上的笑登时一僵。
胡盈袖一吐舌,在陆景明的白眼中讪讪的退了回去。
他那一眼,不像是商量好的……胡盈袖的这个话,也不太像二哥和陆景明会教她说的……
这丫头一直都是嘴上没把门儿的,真就是个心直口快的主儿,想到什么说什么,恐怕二哥和陆景明再三的叮嘱交代,她真到了事儿上,也未必压得住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