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了,让徐福能看到仙山,本来就是这些仙人们的失误。如果被天庭知道了,肯定要受到责罚。
因此对于这些“工作人员”来说,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这件事压下去。
于是他们派出了大鲵阻止了徐福登山。
虽然没能上仙山,但徐福返程的时候,发现了三头六臂女神的棺椁。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徐福破解了这个谜。
他把女神的棺椁和自己的想法全部上报,也算是对秦始皇有了个交代。
这也是为什么徐福无功而返却未受责罚的原因。
既然确定了有神仙,秦始皇对“长生不老”的欲望就全部被挑起来了。
这就有了亲自东巡去找徐福,让他再度寻仙的事。
已经完全了解到神仙是怎么回事的徐福,心里自然知道这是一项不可能的任务。而且这个时候,连他自己那个“得道成仙”梦也破灭了,所以根本就不愿意再去。
最后,在秦始皇的威逼利诱下,还是不得不再次出海。
这一次自然就是有计划的远遁了。
尽管徐福跑了,但秦始皇也清楚这是具体办事的人不力,而不是事情本身有问题。
如果要继续去寻找神仙,就必须要有个得力的人。
这时,卢生带着“天书”出现了。
卢生是怎么得到那本“历史”的,目前没有任何线索。但可以确定的是,那本书所记载的内容给了秦始皇极大的震撼。
不仅仅是震撼,可以说是震怒。
在“天命”中,大秦朝二世而亡,这是秦始皇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至此,他的想法完全改变了。
第908章 秦始皇真身
对秦始皇来说,这已经不仅仅是“长生不老”的问题了。
朕要抗天旨,改天命!
秦始皇就同时作了“战”和“和”的两手准备。
“战”方面采取的办法是效仿楚王,寻找在地下的妖族。依靠武力取得天下的秦始皇认为,不管是对妖族还是对神族,自身拥有强大的武力才是根本。
“和”方面采取的方案就是继续派人去探访仙人。
事实上不管是战是和,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神仙”。如果连人都找不到,你说好话还是去打架都只是白扯。
去办这件事的最佳人选就是卢生。
徐福给他提供了“过往记载”,卢生提供了“未来发展”。
现在徐福跑了,最合适的人也就是卢生了。
秦始皇刚开始对卢生说这件事的时候,对“得道成仙”充满渴望的卢生欣然应允。
既然要派他找神仙,那就得把相关信息告诉他。
卢生得知三头六臂女神的事后,大惊失色。
人和人不同。
面对另外一个强大的族群,每个具体的个人做出的选择不尽相同。
总的来说,有三种人。
第一种就是哪怕己方力量逊于对方,但也坚持着平等的姿态。狂傲的秦始皇哪怕明知现在人类力量不如神仙,从内心深处也是不愿意屈从的。这一点,早在其自封“皇帝”中就可以看出端倪。因为“三皇五帝”本来就是神仙,秦始皇敢提出自己“功过三皇得盖五帝”,就是从根本上没认为自己比神仙差。
第二种是了解到那些过往之后,对成仙完全失望。这种失望,一方面是对“神仙”真实面目的失望,另一方面是知道神仙不可能接纳凡人——哪怕你再怎么虔诚和修炼。但是,让这种人无所畏惧地和神仙宣战,那是万万不敢的。徐福就是如此,所以最终选择了避开。
第三种人,是那种跪久了再也站不起来的人。面对另外一个强大的势力,他们想的就是自己个人怎么能削尖脑袋加入进去。为了这个私欲,哪怕背叛自己的族群也在所不惜。
卢生就是这种人,这就完美地解释了之前的一个疑点。
他是这样解释自己逃亡的原因的:因为秦始皇权欲太强,所以我不帮他找仙人。
表面上看这话似乎没什么,但实际上却有一个破绽。
管是统一天下还是高度中央集权的种种政策,都已经施行了很多年,秦始皇早就把权力牢牢的抓在了自己一个人的手里。
故此,“权欲太强”是一件根本不用提的事情。如果是对这一点不满,别说从一开始就不会同意做这件事,连“献天书”之事都不会发生。
所以李淳丰认为,卢生“权欲太强”指的不是“人间的权力”,而是“秦始皇的权欲已经大到了要要统一三界”!
不管“统一三界”是秦始皇自身的意思,还是卢生的添油加醋,总之卢生说的这话,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他向天界投诚奉上的“自白书”。他也知道这么做意味着和秦始皇决裂,但正好可以向天界表达自己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