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李世明再次猛地站了起来。
满朝文武全都震惊得无以形容。
之前大家议来议去,其实心里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当前的情形,多半是红河府兵与交趾军隔红河对峙。
做梦都想不到,在未得到朝廷允许的前提下,红河州府兵直接打起了打仗。更万万想不到的是,仅仅两天就击破交趾两道关键防线!
“臣请立诛擅动刀兵征伐本朝属地的逆贼于奇正、徐进!”莒国公出班高声奏道。
这段时间查处盐铁,莒国公每天心里都在滴血,没有哪天不把于奇正祖宗十八代都问候到的。现在终于等到这么一个将其一击毙命的机会,当然不会放过。
顿时,满朝“请诛于奇正徐进”的叫声不绝于耳。
从古至今,交趾郡都是本朝之属地。这件事的性质,完全可以定性为一个州去攻打另外一个州郡。
这么一来,定个“谋逆之罪”毫不过分。
兵部侍郎韩瑗再次出班奏道:“臣以为,红河州兵直入交趾,虽目前取得胜绩,但仅以万人之数深入交趾郡内,一旦被切断后路,全军危矣!当前之计,唯有速诛罪魁祸首,派使者与交趾郡守阮文同好生解释,或可放吾数万兵士回境。”
在其他人都是从“法理”角度来说这件事的时候,韩瑗从军事角度说出了这事的严重性。
哪怕是见过无数大阵仗的李世明,此刻额头上也沁出了汗珠。
于奇正这家伙,这次可是真把天都捅了个窟窿。
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而是一万大军的性命!
更可怕的是,一旦这次红河府兵全军覆没,以后南边的局势就很难估量了。
李世明背着手,焦急地走来走去。
“陛下,臣有本要奏。”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心烦意乱的李世明,这时候本来是谁的话都不想听,只想自己尽快冷静下来。但看着出班的这位大臣,不得不说道:“国舅请讲。”
上奏的正是当今国舅,赵国公独孤无忌。
“臣请封红河折冲都尉徐进为安南将军。玉溪、普洱二州火速前往老街方向驰援,邕州府全军于同文-高平-谅山-芒街一线展开,牵制交趾郡这一带的军队。”独孤无忌朗声说道。
所有人又惊呆了。
独孤无忌的这个上奏不用解释,就是要打大仗的架势。
目前朝堂上的主流观点,都基本上是“主和”,这个时候独孤无忌却出来主战,实在是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不管从公还是私的角度来说,他都应该是最没有理由主战的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567章 调徐进履历1
李世明略微诧异了一下就平静了下来,单刀直入问道:“国舅,听你这话的意思,是暂不处置于奇正?”
独孤无忌应答道:“是。”
李世明饶有兴趣地问道:“哦?”
独孤无忌双手持着笏板,向前走了小半步躬身:“臣同各位同僚一样,对此子所作所为极不赞同。但臣以为,现在不是处置他的时候。”
李世明身子向前倾斜,开口说道:“还请国公细细讲来。”
独孤无忌回道:“为防止地方军阀豪强做大,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本朝定出不得在本地为官等例制。天下州县,大多如此。圣上此举可谓无比英明,这也是本朝这些年来安定的重要原因。”
众文武官员纷纷微微点头,无不同意独孤无忌的说法。
独孤无忌继续说道:“但凡事皆有例外。当年交趾请降,许其由本地官员治理。这也是陛下不忍其百姓受战乱之苦的大仁大德。正如永兴公所言,定下以礼仪仁德教化感化之策,期待他们能被感召。”
说到这里,独孤无忌顿了顿之后猛地提高声调:“然,这么多年交趾仍不改其蛮夷匪性,邕州、红河等地时有抢掠之事发生。朝廷虽时有宣化,但收效甚微。”
独孤无忌缓了一口气,接着说了起来:“这些年来,交趾虽明面上对朝廷恭敬,实际上却一直在其他方向用兵,扩充势力。其狼子野心,其实各位王公大臣都心知肚明。”
李世明说道:“说得好,继续。”
“故,”独孤无忌说道:“即便没有这次这件事,阮文同也是在密谋不可告人之事。即便今日不反,他日也必反。暂且先不论咱们内部的事,于奇正等此次作战,也是令阮文同始料不及。不然,等他条件成熟之后再去征讨,恐怕就要付出较大的代价了。”
李世明连连颔首:“善。”
独孤无忌继续说道:“本次红河府兵,连克交趾重镇,兵锋直指河内,展我大仪军威。只要能顺利回国,阮文同便不敢造次,彻底死了不轨之心。反之,若是我军失陷于交趾,阮文同势必趁势反攻我州府。届时我们的百姓可就遭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