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是皇权高坐明堂,龙椅下方是秦昭明绷着一张脸,她没有看太多,但她知道这个时代此刻“薛闻”二字牢牢地镌刻在史书之中。
哪怕时间荏苒,她的名字被抹去,但她这个人是如此真实地存在过。
也正因为如此平静,她忽略了勋贵行列中分外吃惊的沈今川落在她身上不可置信的模样。
“薛闻接旨。”
“谢陛下隆恩。”
-
大朝会散去。
官员们手持玉圭慢慢出行,无数人要从薛闻这里套话。
但因为太子殿下就在身边,虽然两人泾渭分明地有些距离,但谁都不会忘记朱虚侯差一点就是准妃。
于是长谈便成了路过之时匆匆忙忙的一句:“改日给朱虚侯下帖子,还请莅临寒舍。”
外头朝阳旭日东升,落在她漆黑的眼眸中仿佛是正在熔化的琥珀,温度炙热烫手。
而在这样的眼神中,每一个被她注视的人,都是莫大的殊荣。
薛侯知道此地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他也不能现在将他们的关系暴露,便匆匆说道,认为自己已经算低下头了。
“兰苕今日在永宁坊看首饰,她过些日子就要成婚了。”
薛闻走在台阶上缓步而下的脚步微微一顿。
“你要去么?”秦昭明回头问她。
但薛闻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身后就有人喊出声来:“阿闻。”
秦昭明脸上浅笑的表情没有消失,却在顺着说话的人而去之时眯了眯眼睛,变得充满杀意。
日光温和,也融化不了他脸上的冰霜。
又是他。
曹国公之子,沈今川。
那个,妻子还没有咽气,就差一点要将薛闻娶为继室的男子。
那个,因为毫无竞争力让他忽视的男子,就这样,他还有脸这样叫她?
第四十八章
沈今川依旧没能如愿袭爵, 三辞三让早就已经结束,但昌平帝好似对曹国公这个老臣爱得深沉一般,就是不愿意同意让他侍奉佛祖。
为今之计最好的办法便是让曹国公进京亲自向昌平帝说明, 抑或者曹国公死亡, 这才能按照名正言顺的爵位流程给沈今川。
但可惜了,曹国公……早就不可能活着进京。
而最后一条路, 和上辈子有什么两样?
守孝,他连娶薛闻都要继续等, 等皇帝开恩抑或者新帝大赦, 他才能够早一点娶心爱之人。
他原本一直以为自己重生便拥有先知力量, 能够为自己好好筹谋, 可结果是世界瞬息万变, 和他早先经历过的完全不一样。
可偏偏他的处境没有任何好处。
就连薛闻,就连他筹谋已久最不可失去的薛闻, 好似也离他很远。
他原先以为没有多远, 直到今日他看着薛闻穿着同淮阴侯一样的官袍,堂堂正正地在百官面前接受册封, 他才恍然发现这里的距离究竟有多么远。
比他临死之时, 希冀地望着空荡荡的门帘, 却永远也等不来人时候一样远。
可这本不应该。
“参见太子殿下, 敢问殿下明年冬日会下雪么?”
秦昭明拧起眉,但在一旁的薛闻心下好似有什么放松, 显然发现了沈今川身上的异常——和她一样。
怪不得, 她想。
她并没有多注意曹国公府,但显然这些时日在明晰朝堂局势时发现一个疑点, 那就是本应该死亡的曹国府竟然还活着。
甚至还想皈依佛门。
她本就觉得这事颇有疑点,如今看来想必是沈今川重生后做了些什么, 延缓了父亲的死亡。
她有一瞬间感叹着父子之情,却完全没有想到素来重视死后之事的世家子弟,会因为自己的原因秘不发丧。
“你该去看看脑子,而非在这里目无尊上。”
知晓沈今川的妻子肖想过薛闻一事,是他早就压抑在内心的杀意。
只可惜,这人和薛家牵连甚广,薛闻不会平白同意他这么做的。
年少便登高位,家里有国公之位继承,面容姣好,在同辈之中素有贤名的沈今川眼中漆黑,一点寒星点缀,更显得气度不凡。
只可惜,对上秦昭明,什么都要显得平平无奇。
任何的地位尊崇比起太阳一般的皇权来说都如同繁星黯然失色,即便是月亮也会衬得暗沉。
沈今川显然没有想过他的试探会迎来秦昭明噎人的回答,一点余地也不留,顿时将他摆出翩翩如玉模样给打碎。
“阿昭……”
薛闻拽住秦昭明的衣袖,耳边似有雷声轰鸣,暴雨将至,而她只能紧紧抓住手上的浮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