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既然如此精通结党,不应该对官员如数家珍吗?”
“有时间维护党羽,没时间维护衡国渡过这次危机?”
“所以你们商议了那么久的结果就是派一个文官去?!”
可怒过之后他的心绪还是难平。
众官员自知理亏,情况危险,可他们也找不到其他办法了。
面对皇帝的责难,只能齐齐跪拜。
“陛下息怒。”
秦赋却没有和百官一起,他再次请命。
“臣受齐将军恩惠,也是因为齐将军的用心教导才有现在的成就。
即使是为了齐将军,臣也要前往西北。
齐将军死于和突厥的战事中,而他培养义子也是为了继承他带兵打仗的本领。
于情于理,臣理应担起责任。”
听到这,朝臣开始松了一口气。
看来以前他们还是小瞧了少师,没想到少师文武双全,更没想到少师还是这样的忠孝之人。
这次的危机,总算有了解决的法子了。
齐将军也是人中豪杰,没想到死后竟还能替衡朝留下这样的人才。
齐将军的独子——齐桓也在朝上。可他在佩服秦赋的同时,在面对众人的夸奖时却有些神色莫名。
在秦赋说到齐将军对他的恩惠时他就看向了秦赋。可他最后也没说什么。
好像是大好的局面,难题也被解决。
因为秦赋是为了他的义父,为了齐将军的恩惠和教导也会前往西北战场。
皇帝再也没有什么反驳的理由了。
可他真的要把这样的秦赋送上前线御敌吗?
把一路忠心耿耿地追随着他的秦赋送上前线。
微生承乾确实阻止不了。
他难道要在一面倒的局面里,为了秦赋的身体而拒绝这个唯一的人选,为了秦赋放弃他历尽艰辛得来的江山吗?
他走到这金銮殿的龙椅上,不只是从十三岁到如今的独自一人的八年,更是从他出生起到现在为止的前半生。
更何况这是秦赋自己坚持的道义。
微生承乾刚刚大幅度地起身,冠冕的珠帘还在晃动。
珠玉制成的旒就垂在微生承乾眼前。
透过冕旒,他看到了跪倒在地的百官。
也看到了最前方的秦赋,秦赋的脊梁笔直,但却跪在他面前再三请求出征。
微生承乾阻止不了。
“传朕令:封少师秦赋为昭远将军。
昭远将军为主帅,少保王飞为副将。
携援兵、粮草择日前往山阴关。”
“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百官的跪拜中皇帝离开了大殿。
皇帝第二天又宣了一次秦赋和王飞,无非就是出兵之前的一番统筹和鼓舞。
只是二人离宫时带上了三位太医,都是太医院中的佼佼者。随军的补给中也增加了伤药的数量。
命令下了不过两天,第三天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这次战事关乎国本,皇帝也带着百官来到了城门相送。
秦赋一身黑色,没有了和他相处时的温和,倒显得肃穆压迫。
这般慑人的气度倒是当得起昭远将军的名号,再不会让人质疑文官领兵的可信度。
皇帝在城墙上看着秦赋,看着他鼓舞了一番军士。
又遥遥向皇帝行了一礼,在皇帝和百官的目光中远去。
出征的队伍离开,皇帝回了皇宫。众人也各自回府。
六王爷却还在城墙上,他看到齐桓向他走来。
他和齐桓不熟,甚至说得上不认识,但齐桓的确站在了他面前。
“王爷,臣此次是有一些事想向你禀明。”
“有关于秦赋和家父。”
六王爷看向齐桓:“说。”
“秦将军曾在朝堂上说起家父,并感谢家父的恩惠。
虽然秦将军的确被我父亲收为义子,但臣却以为这其中有些蹊跷。”
六王爷大概能明白齐桓的思虑,只是他也能明白,齐桓大概多虑了。
“你不用再管,秦将军或许自请出征的理由有些蹊跷。但他做事令人放心。”
齐桓还是有些疑惑。
“可是秦将军为何不说出真正的理由,而是要拿家父作借口。”
“本王告诉你,但你也不要和别人多嘴。
秦将军此行不出意外是为了他的心上人,可能儿女情长不好多说。”
齐桓听到了这个答案很惊讶,他是知道少师有一个很喜欢的意中人,可原来此次出征也是如此吗?
怪不得大家都好奇,谁不好奇。他自己也有喜欢的人,但也会想知道秦赋喜欢的人到底是什么天仙。
六王爷看着秦赋一行人远去的尘土。
冬天的风吹得人脸生疼,可西北的风会更凛冽。
心上人是真的有,但秦赋却不会告诉任何人真相。